魏文手巾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论》'﹝文帝﹞才蓺兼该'裴松之注引晋张华《博物志》:'帝善弹棋,能用手巾角。'后因以'魏文手巾'为精于弹棋之典。
详细解释
《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论》“﹝文帝﹞才蓺兼该”裴松之注引晋张华《博物志》:“帝善弹棊,能用手巾角。”后因以“魏文手巾”为精于弹棋之典。
唐李颀《弹棋歌》:“联翩百中皆造微,魏文手巾不足比。”
百科解释《三国志》卷二《魏书·文帝纪》「评曰: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博闻彊识,才蓺兼该;若加之旷大之度,励以公平之诚,迈志存道,克广德心,则古之贤主,何远之有哉!」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博物志》曰:「帝善弹棋,能用手巾角。时有一书生,又能低头以所冠著葛巾角撇棋。」“帝善弹棋,能用手巾角。”后因以“魏文手巾”为精于弹棋之典。唐李颀《弹棋歌》:“联翩百中皆造微,魏文手巾不足比。”
基础信息
拼音wèi wén shǒu jīn
注音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无万大千(意思解释)
- 怒形于色(意思解释)
- 肥头大面(意思解释)
- 一无可取(意思解释)
- 七搭八搭(意思解释)
- 位卑言高(意思解释)
- 驽马铅刀(意思解释)
- 东征西讨(意思解释)
- 拱肩缩背(意思解释)
- 雄心勃勃(意思解释)
- 德隆望重(意思解释)
- 詹詹炎炎(意思解释)
- 乐山乐水(意思解释)
- 心怡神旷(意思解释)
- 却老还童(意思解释)
- 豁然顿悟(意思解释)
- 危言核论(意思解释)
- 冰山难靠(意思解释)
- 别创一格(意思解释)
- 观者猬集(意思解释)
- 司农仰屋(意思解释)
- 塌下窟窿(意思解释)
- 一身五世(意思解释)
- 弹铗求通(意思解释)
- 矢人惟恐不伤人(意思解释)
- 珊瑚木难(意思解释)
- 三寸之辖(意思解释)
- 山殂水崖(意思解释)
※ 魏文手巾的意思解释、魏文手巾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山雨欲来风满楼 | 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情势。 |
闭门却扫 | 却:停止;却扫:不再清扫车迹,意指谢客。关上大门,扫除车迹。指闭门谢客,不和外界往来。 |
粤犬吠雪 | 两广很少下雪,狗看见下雪就叫。比喻少见多怪。 |
左文右武 | 指文武并用。 |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 蓬昔日长在大麻田里,不用扶持,自然挺直。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得到健康成长。 |
枯本竭源 | 枯:使枯死;本:根本;竭:竭尽;源:源头。指损害事物的根基。 |
钻穴逾垣 | 见“钻穴逾墙”。 |
煮豆燃萁 | 用豆秸煮豆子;原比喻弟兄间互相残害。今比喻自家人闹不团结;自相伤害。燃:烧;萁:豆秸。 |
持枪实弹 | 持:握。手握钢枪,子弹上膛。形容全副武装,准备战斗。 |
径行直遂 | 随心愿行事而顺利达到目的。语本《礼记·檀弓下》:“有直情而径行者,戎狄之道也。” |
耳视目食 | 用耳朵看,用眼睛吃。比喻颠倒错乱。 |
粗具梗概 | 粗:粗略;梗概:大概,大略。粗略地具有一个大概 |
一卧不起 | 谓一病不愈。 |
矫情干誉 | 故违常情,以求美誉。 |
取青妃白 | 见“取青媲白”。 |
朴实无华 | 质朴实在而不浮华。 |
神机妙术 | 机:心思;术:手段,策略。灵巧的心思,奇妙的谋划。形容计谋高明。 |
四时气备 | 四时:春、夏、秋、冬。四时之气具备。比喻人的气度弘远。 |
搜根问底 | 搜:寻求。指追问其原因和结果。 |
覆亡无日 | 马上就会灭亡,已经没有可以推延的时间了。 |
楚歌四起 | 见“楚歌四合”。 |
别无它法 | 没有任何别的办法。 |
胡吃海喝 | 无节制地大吃大喝。 |
四六骈俪 | 指四六文。 |
熊熊大火 | 猛烈的火。真金不惧火炼,在烈火中可以鉴别出真正的黄金。 |
撦鼓夺旗 | 形容作战勇敢。 |
无庸争辩 | 没有必要去争论辩解。 |
荏弱无能 | 粥粥:柔弱无能的样子。形容谦卑、柔弱而没有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