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掩耳盗钟掩耳盗钟的意思
yǎněrdàozhōng

掩耳盗钟



掩耳盗钟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亦作“掩耳盗锺”。捂住耳朵偷钟。比喻自己欺骗自己。语出《吕氏春秋·自知》:“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锺者,欲负而走。则锺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锺怳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揜其耳。”

详细解释

捂住耳朵偷钟。比喻自己欺骗自己。

出处语出《吕氏春秋·自知》:“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锺者,欲负而走。则锺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锺怳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揜其耳。”

例子明·杨慎《希夷易图》:“《后天图》见于邵伯温之序。朱子因其出希夷而讳之,殆掩耳盗钟也。”


基础信息

拼音yǎn ěr dào zhōng

注音一ㄢˇ ㄦˇ ㄉㄠˋ ㄓㄨㄥ

繁体掩耳盗鐘

感情掩耳盗钟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自欺欺人。

近义词掩耳盗铃

俄语закрывáть глазá на неизбежное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掩耳盗钟的意思解释、掩耳盗钟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十全十美 十分完美;毫无欠缺。
空话连篇 连篇:整篇。整篇都是空话,缺乏具体内容。
处置失当 处理问题的方式不适合。
钓名欺世 作伪求取虚名,欺骗世人。
归师勿掩,穷寇莫追 归师:撤退的军队;掩:乘人不备进行袭击;穷寇:走投无路的敌人。不能袭击撤退的军队,也不能追杀走投无路的敌人。
甘为戎首 甘:情愿,乐意;戎首:发动战争的祸首。甘愿作战争的主谋。指发动战争的人。
斗筲之才 斗:容器,1斗=10升;筲:竹器,1筲=12升。形容人的气量狭小,见识短浅。
急躁冒进 想赶快达到目的,不经仔细考虑或准备就急于行动。
自我陶醉 形容不适当地自我欣赏。陶醉:沉醉在某种境界或情绪中。
二旬九食 旬:十天。二十天中只吃九顿饭。形容生活极端困苦。
敲山震虎 见“敲山振虎”。
踏故习常 谓因袭守旧,安于现状。
发引千钧 一根头发系着千钧重的东西。比喻极危急。
普济众生 同“普度众生”。
肉跳心惊 形容担心祸事临头或遇到非常可怕的事,十分害怕不安。
求亲告友 请求亲友救济。
负材任气 见“负才任气”。
鸿篇巨着 见“鸿篇钜制”。
敲骨取髓 敲碎骨头,取出骨髓。①禅宗用语,意指为了求道而不惜自残身体。②比喻残酷地剥削。亦作“敲骨吸髓”、“刮骨吸髓”、“敲脂吸髓”、“槌骨沥髓”、“吸髓吮脂”。
遮天迷地 同“遮天盖地”。
折冲之臣 谓忠勇之臣。
眉飞目舞 形容人非常得意兴奋的样子。
辄作数日恶 辄:总是,就;恶:心中难受。总是接连几天心里感到难受。形容因外界刺激而产生的难受心情。
乐此不彼 此:这。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思不出其位 旧时认为有知识的人即使待在家里,也能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
名存实废 名义上还存在,实际上已废除。
伶牙利爪 伶:通“灵”,灵活,乖巧。能说会道。
祭天金人 比喻因有顾虑而闭口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