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攻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他山:别的山。别的山上的石头。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的外力。
出处晋·葛洪《抱朴子·畅玄》:“藏夜光于嵩岫,不受他山之攻。”
例子清·陈翰《与薛蒻园》:“章侯诗,谨为校阅,不无窜改数字,聊效他山之攻。”
基础信息
拼音tā shān zhī gōng
注音ㄊㄚ ㄕㄢ ㄓ ㄍㄨㄥ
感情他山之攻是中性词。
用法作主语、宾语;指可以借鉴的东西。
近义词他山之石
字义分解
展开阅读全文 ∨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倦鸟知还(意思解释)
- 师严道尊(意思解释)
- 血肉相连(意思解释)
- 泼天大祸(意思解释)
- 于心无愧(意思解释)
- 重气轻生(意思解释)
- 攘袂切齿(意思解释)
- 解甲投戈(意思解释)
- 冬日可爱(意思解释)
- 远交近攻(意思解释)
- 丽藻春葩(意思解释)
- 叱石成羊(意思解释)
- 前合后仰(意思解释)
- 口轻舌薄(意思解释)
- 木朽蛀生(意思解释)
- 如切如磋(意思解释)
- 匡正纲纪(意思解释)
- 刖足适屦(意思解释)
- 敲骨取髓(意思解释)
- 金城汤池(意思解释)
- 立少观多(意思解释)
- 适性任情(意思解释)
- 见贤不隐(意思解释)
- 具食与乐(意思解释)
- 放僻邪侈(意思解释)
- 生辰吉帖(意思解释)
- 絶无仅有(意思解释)
- 帖耳俯首(意思解释)
※ 他山之攻的意思解释、他山之攻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无关紧要 | 紧要:急切的,重要的。不重要,不会影响大局。 |
无稽之谈 | 稽:音机;查考;谈:话语;传言。没有根据的说法。 |
发蒙解惑 | 发蒙:启发蒙昧;解惑:解除疑惑。指启发开导,脱离蒙昧,解除疑惑。 |
不痴不聋,不成姑公 | 姑公:婆婆,公公。指作为一家之主,对下辈的过失要能装糊涂 |
出口成章 | 章:篇章。话出口就能成文章。形容口才好或文思敏捷。也作“出言有章”、“脱口成章”、“出言成章”。 |
混混噩噩 | 无知无识,糊里糊涂 |
只影孤形 | 只:单。形容孤单一人。 |
光复旧物 | 光复:恢复;旧物:旧有的东西。指收复曾被敌人侵占的祖国山河。 |
不毁之制 | 毁:毁坏;制:制度。不可破坏的制度。指经久不变的制度。 |
偃武息戈 | 停息武备,不事战争。 |
斐然成章 | 非常有文采;出口便成章。斐然:有文采的样子。也用以形容才干或声名显耀。 |
百拙千丑 | 极言拙劣丑陋。 |
匡救弥缝 | 指纠正错误,弥补过失。 |
休牛散马 | 见“休牛归马”。 |
陈言肤词 | 陈旧而肤浅的言词。 |
无千无万 | 谓不计其数;极多。 |
纤芥无爽 | 爽:差。一点儿也不差。形容非常精确。 |
趑趄嗫嚅 | 欲进又退,欲言又止。形容奴颜婢膝,畏缩不前的样子。 |
骋嗜奔欲 | 指随自己的嗜欲而奔走求取。 |
移孝为忠 | 指把孝顺父母之心转为效忠君主。 |
心孤意怯 | 谓心虚而胆气不壮。 |
鼠屎汙羹 | 比喻加进了不好的东西,从而破坏了原来美的事物。 |
迎意承旨 | 旨:意图。善于迎合,顺承受别人的心意。 |
携家带口 | 携带家眷,指受家眷的拖累。 |
术绍岐黄 | 指岐伯和黄帝。 |
蝎勒虎子 | 方言。即壁虎。亦以喻不法的高级官员。 |
优游不迫 | 形容从容闲适的样子。 |
瓮里酰鸡 | 酒瓮中生的一种小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