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耳俯首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俯首贴耳fǔshǒu-tiē’ěr形容甘心服从,丝毫没有反抗之念景俯首贴耳,口不能道一词。——《聊斋志异》
百科解释【名称】帖耳俯首【拼音】tiēěrfǔshǒu【解释】象狗见了主人那样耷拉着耳朵,低着头。形容卑屈驯服的样子。【出处】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基础信息
拼音tiē ěr fǔ shǒu
注音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过门不入(意思解释)
- 推心置腹(意思解释)
- 扯空砑光(意思解释)
- 天地不容(意思解释)
- 出奇不穷(意思解释)
- 雕虫小巧(意思解释)
- 书符咒水(意思解释)
- 风木之思(意思解释)
- 大禹治水(意思解释)
- 晚生末学(意思解释)
- 南面称孤(意思解释)
- 燕骏千金(意思解释)
- 秋毫见捐(意思解释)
- 五月披裘(意思解释)
- 大事化小(意思解释)
- 买马招军(意思解释)
- 坐知千里(意思解释)
- 迷颩没腾(意思解释)
- 安车软轮(意思解释)
- 锒铛下狱(意思解释)
- 濠州真人(意思解释)
- 满满堂堂(意思解释)
- 誓泉之讥(意思解释)
- 啧啧称美(意思解释)
- 雁塔名标(意思解释)
- 为之执鞭(意思解释)
- 风流警拔(意思解释)
- 动如雷霆(意思解释)
※ 帖耳俯首的意思解释、帖耳俯首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有两下子 | 比喻有点本领。 |
龙驭上宾 |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
磬竹难书 | 罄:用尽;竹:竹简,用以写字;书:写。用尽竹子也难写完。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后泛指事实多,写不完。 |
直言极谏 | ①谓以正直的言论谏诤。古时多用于臣下对君主。②直言极谏科的省称。 |
枷脰械手 | 【解释】:犹言枷颈铐手。指拘系囚犯。 |
以火去蛾 | 娥喜投火,用火驱赶飞蛾,蛾越多。比喻行为和目的自相矛盾,只能得到相反的结果。 |
德深望重 | 德:品德;深:高;望:声望,名望。道德高尚,名望很大。多用于称颂年长与名位高的人。 |
来无影,去无踪 | 踪:脚印。来时去时都看不见踪影。形容出没极为迅速或隐秘。 |
毛发悚立 | 毛发:头发和汗毛;耸:竖起。头发与汗毛竖起。形容非常恐惧。 |
紫玉成烟 | 指少女逝世。 |
灰不喇唧 | 令人生厌的灰颜色。 |
昂昂不动 | 昂昂:气概轩昂的样子。形容目中无人,十分傲慢的样子。 |
看人眉眼 | 比喻看人脸色。 |
脸无人色 | 形容极端恐惧。 |
抓耳挠腮 | 又抓耳朵又搔腮帮子。形容高兴焦急等的样子。(挠、抓:搔)。 |
断袖余桃 | 指男性之间的同性恋。亦作“断袖之欢”,“断袖分桃”,“断袖之好”,“断袖之契”,“断袖之癖”,“断袖之冤”。 |
大请大受 | 谓优厚的待遇。 |
临机制变 | 临到时机制定应变计划。 |
知命之年 | 知道自己命运的年龄。指50岁。 |
地远山险 | 险:险阻。地处边远,山势险峻。 |
无偏无陂 | 不偏向;不邪曲。 |
坏裳为裤 | 裳,下衣,指老百姓的服装;裤,指军装。后以之代指从军。 |
时乖运拙 | 拙:劣,不好。时运不顺,命运不佳。指处境不顺利。 |
英雄短气 | 指有才能的人因遭遇厄运或沉迷于爱情而丧失进取心。 |
谋定后战 | 犹言设谋用计。 |
虎贲中郎 | 官名,比六百石。虎贲中郎将下属官员。 |
斗榫合缝 | 榫:榫头,竹、木、石制器物或构件上利用凹凸相接处凸出的部分榫头和卯眼非常适合,不露缝隙。形容手艺高超。 |
得隽之句 | 见'得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