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叱石成羊叱石成羊的意思
chìshíchéngyáng

叱石成羊



叱石成羊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一声呼喊,居然使石头变成了羊。比喻神奇的事情。

详细解释

古代传说故事。

《艺文类聚》卷九四引晋葛洪《神仙传》:皇初平牧羊,为一道士引至金华山石室中,四十余年未归。其兄初起寻访至山,问羊何在,答云,“在山东”。“兄往视,但见白石,不见羊。平曰:‘羊在耳,兄自不见。’平乃往,言:‘叱!叱!羊起!’於是白石皆起成羊数万头。”亦省作“叱石”。

叱石成羊[chìshíchéngyáng]

    相传汉时牧童黄初平,牧羊时偶遇道士,随之修道,后其兄寻至,初平以仙术将白石化为羊群。

    典出晋.葛洪《神仙传.卷二》。后比喻得道成仙,法术高妙。

    百科解释叱石为羊,事本晋葛洪《神仙传·黄初平》:“黄初平者,丹溪人也。年十五,家使牧羊。有道士见其有良谨,便将至金华山石室中,四十余年,不复念家。其兄初起,行山寻索初平,历年不得。后见市中有一道士初起召问之曰:‘吾有弟名初平,因令牧羊,失之四十余年,莫知生死所在,愿道君为占之。’道士曰:‘金华山中,有一牧羊儿姓黄,字初平,是卿弟非疑。’初起闻之。即随道士去求弟,遂得相见,悲喜语毕,问初平羊何在,曰:‘近在山东耳。’初起往视之不见,但见白石而还。谓初平曰:‘山东无羊也。’初平曰:‘羊在耳,兄但自不见之。’初平与初起俱往看之。初平乃叱曰:‘羊起!’于是白石皆变为羊数万头。”

    出处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四卷:“指鹿为马,秦赵高之欺主;叱石成羊,黄初平之得仙。”

    例子清·无名氏《说呼全传》第21回:“王禅想起那王方平仙师的叱石成羊法。”


    基础信息

    拼音chì shí chéng yáng

    注音ㄔˋ ㄕˊ ㄔㄥˊ 一ㄤˊ

    感情叱石成羊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神奇的事情。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叱石成羊的意思解释、叱石成羊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大张旗鼓 大规模地摇旗擂鼓(张:展开;铺排;旗鼓:古代作战时传达军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规模和声势大;现泛指做事规模和声势很大。
将相之器 将:将帅;相:宰相;器:度量,才干。有担任将帅或宰相的度量和才能。
利害得失 好处和坏处,得益和损失。
今月古月 指月亮古今如一,而人事代谢无常。
弦外遗音 弦:乐器上用以发音的丝线、铜丝或钢丝。言外之意。比喻话语中另有间接透露、没有明说的意思
舌敝唇枯 敝:破;枯:枯干。舌头破烂,嘴唇干焦。形容费尽了唇舌。
弃恶从善 丢弃邪恶行为去做好事。
女流之辈 女流:妇女。妇女之流,带轻视的说法。
鹑居鷇饮 同“鹑居鷇食”。
甘心情愿 出于自愿;毫不勉强。甘心:心里乐意。
梯山航海 登山航海。比喻长途跋涉,经历险远的旅程。
如椽大笔 像椽子一般粗大的笔。比喻记录大事的手笔;也比喻笔力雄健的文词。
飞阁流丹 飞阁:架空建造的阁道;流丹:彩饰的漆鲜艳欲流。凌空建造的阁道涂有鲜艳欲流的丹漆。形容建筑物的精巧美丽。
不刊之说 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风轻日暖 轻:轻柔。微风轻拂,阳光温暖。
各门各户 各:各自。各自立有自己的门户。
狼嗥狗叫 形容恶人狂呼乱叫。
五窦联珠 五窦:唐代窦氏五兄弟。指人兄弟都善作文。
颂古非今 颂:颂扬;非:非难;反对;今:现代。颂扬古代的;非难和反对现代的。
青毡旧物 青毡子是家传的故物。比喻珍贵之物。
东曦既驾 曦:曦和,神话中驾日车的神。指太阳已经在东方升起。比喻驱散黑暗,光明已见。亦作“东曦既上”。
积谗磨骨 指不断的毁谤能使人毁灭。同“积毁销骨”。
毁誉不一 毁誉:诋毁和称赞;不一:不一样,不一致。有人说好,有人说坏,说法不一。
媮合苟容 谓苟且迎合以求容身。
八米卢郎 谓隋卢思道。比喻才高。
遗矢如冰 东晋王敦谋反,晋明帝化装去察看王敦营垒。走后,王敦使五骑追帝。'帝亦驰去,马有遗粪,辄以水灌之';而追的人'见马粪冷,以为信远而止不追'。后以'遗矢如冰'指代其事。
缾竭罍耻 语本《诗•小雅•蓼莪》:“缾之罄矣,维罍之耻。”罍、缾皆盛水器,罍大而缾小。罍有水而缾已空,谓不能分多予寡。后多用以指因未能尽职而心怀愧疚。亦用以比喻与彼方关系密切,若不救助,深以为耻。亦作:[[缾罍之耻]]
盛德若愚 形容品德高尚的人谦逊朴实,外表看来好像愚笨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