叱石成羊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一声呼喊,居然使石头变成了羊。比喻神奇的事情。
详细解释
古代传说故事。
《艺文类聚》卷九四引晋葛洪《神仙传》:皇初平牧羊,为一道士引至金华山石室中,四十余年未归。其兄初起寻访至山,问羊何在,答云,“在山东”。“兄往视,但见白石,不见羊。平曰:‘羊在耳,兄自不见。’平乃往,言:‘叱!叱!羊起!’於是白石皆起成羊数万头。”亦省作“叱石”。
相传汉时牧童黄初平,牧羊时偶遇道士,随之修道,后其兄寻至,初平以仙术将白石化为羊群。
典出晋.葛洪《神仙传.卷二》。后比喻得道成仙,法术高妙。
百科解释叱石为羊,事本晋葛洪《神仙传·黄初平》:“黄初平者,丹溪人也。年十五,家使牧羊。有道士见其有良谨,便将至金华山石室中,四十余年,不复念家。其兄初起,行山寻索初平,历年不得。后见市中有一道士初起召问之曰:‘吾有弟名初平,因令牧羊,失之四十余年,莫知生死所在,愿道君为占之。’道士曰:‘金华山中,有一牧羊儿姓黄,字初平,是卿弟非疑。’初起闻之。即随道士去求弟,遂得相见,悲喜语毕,问初平羊何在,曰:‘近在山东耳。’初起往视之不见,但见白石而还。谓初平曰:‘山东无羊也。’初平曰:‘羊在耳,兄但自不见之。’初平与初起俱往看之。初平乃叱曰:‘羊起!’于是白石皆变为羊数万头。”
出处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四卷:“指鹿为马,秦赵高之欺主;叱石成羊,黄初平之得仙。”
例子清·无名氏《说呼全传》第21回:“王禅想起那王方平仙师的叱石成羊法。”
基础信息
拼音chì shí chéng yáng
注音ㄔˋ ㄕˊ ㄔㄥˊ 一ㄤˊ
感情叱石成羊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神奇的事情。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实至名归(意思解释)
- 眼空一世(意思解释)
- 不二法门(意思解释)
- 霜露之悲(意思解释)
- 一年之计在于春(意思解释)
- 刚毅木讷(意思解释)
- 竿头直上(意思解释)
- 不遗余力(意思解释)
- 煽风点火(意思解释)
- 势不两立(意思解释)
- 欺以其方(意思解释)
- 乌头马角(意思解释)
- 温文儒雅(意思解释)
- 天上人间(意思解释)
- 拳拳在念(意思解释)
- 趣舍有时(意思解释)
- 心满意得(意思解释)
- 龟文鸟迹(意思解释)
- 牛鼎烹鸡(意思解释)
- 称名道姓(意思解释)
- 亡国之社(意思解释)
- 西食东眠(意思解释)
- 大梦方醒(意思解释)
- 贻误军机(意思解释)
- 蓬门生辉(意思解释)
- 颐指气役(意思解释)
- 亡国之语(意思解释)
- 不拘禁忌(意思解释)
※ 叱石成羊的意思解释、叱石成羊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走过场 | 形容办事只在形式上过一下,却不实干。 |
鸥波萍迹 | 萍:浮萍。鸥鸟戏波,浮萍浪迹。比喻隐居者安逸闲适、自由自在的生活。 |
心摩意揣 | 摩:揣测;揣:量度。用心揣摩测度。 |
指桑说槐 | 见“指桑骂槐”。 |
下笔如有神 | 指写文章下笔时如有神力相助。形容善于写文章或文章写得好。 |
笑骂从汝 | 汝:你。指对他人的讥讽置之不理。 |
宗庙社稷 | 宗庙:祭祀祖先的场所;社稷: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和谷神。代表封建统治者掌握的最高权力。也借指国家。 |
无颜落色 | 失色,面无人色。 |
千金弊帚 | 比喻东西虽然微贱,却十分珍惜重视。 |
敛锷韬光 | 比喻隐匿锋芒,才气不外露。 |
热炒热卖 | 比喻用刚刚学到的东西去教人。 |
招降纳叛 | 指招收接纳敌方投降叛变的人。现多用来形容网罗坏人;扩充力量;结党营私。 |
屠毒笔墨 | 用笔墨毒害人。比喻内容不好的书。 |
蹑蹻檐簦 | 谓远行、跋涉。 |
席卷天下 | 形容力量强大,控制了全国。 |
卧榻之侧,岂容酣睡 | 自己的床铺边,怎么能让别人呼呼睡大觉?比喻自己的势力范围或利益不容许别人侵占。 |
泽及髊骨 | 泽:恩泽;髊:肉未烂尽的骸骨。恩泽及于死者。形容恩德深厚。 |
为臣死忠,为子死孝 | 为:作为。为臣的应不惜生命忠于帝王,为子的应不惜生命孝顺父母。 |
燕足系诗 | 把诗系在燕子的腿上,让它传递给亲人。 |
一泻万里 | 见“一泻千里”。 |
吟风咏月 | 旧指文人写作或朗诵以风月等自然景色为题材的作品。现多形容作品空虚无聊。 |
长辔远驭 | 用长缰绳远远地驾驭拉车的马。比喻远距离操纵,控制另外的人或物。 |
钟室之祸 | 楚汉相争﹐韩信屡建奇功。刘邦称帝后﹐封信为淮阴侯。因遭吕后忌﹐被斩于长乐宫悬钟之室。 |
珠襦玉柙 | 古代帝﹑后及贵族的殓服。 |
桑杯石鼎 | 指木碗瓦锅。形容生活俭朴。 |
天吴紫凤 | 泛指作为应急而用的古旧事物。 |
轻财任侠 | 犹轻财重义。 |
攻必克,守必固 | 军队的一种素质。意为军队进攻就一定能攻打下来,防守就能坚决守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