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正纲纪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指纠正法度。
百科解释匡正纲纪,汉语成语,拼音是kuāngzhènggāngjì,意思是纠正法度。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何敞传》。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何敞传》:“上当匡正纲纪,下当济安元元。”
基础信息
拼音kuāng zhèng gāng jì
注音ㄎㄨㄤ ㄓㄥˋ ㄍㄤ ㄐ一ˋ
繁体匡正綱紀
感情匡正纲纪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纠正法度。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酒后茶余(意思解释)
- 不好意思(意思解释)
- 无病呻吟(意思解释)
- 臣门如市(意思解释)
- 今月古月(意思解释)
- 男扮女装(意思解释)
- 循环往复(意思解释)
- 巫云楚雨(意思解释)
- 驽马铅刀(意思解释)
- 九江八河(意思解释)
- 神丧胆落(意思解释)
- 不安于室(意思解释)
-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意思解释)
- 风尘之惊(意思解释)
- 奋发有为(意思解释)
- 你推我让(意思解释)
- 掘室求鼠(意思解释)
- 胁肩累足(意思解释)
- 秣马脂车(意思解释)
- 金漆饭桶(意思解释)
- 杜门屏迹(意思解释)
- 勇夫悍卒(意思解释)
- 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意思解释)
- 曙后孤星(意思解释)
- 楚璧隋珍(意思解释)
- 轻身徇义(意思解释)
- 无以自遣(意思解释)
- 得荫忘身(意思解释)
※ 匡正纲纪的意思解释、匡正纲纪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艰难险阻 | 险阻:险恶阻塞的地方。指前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危险和阻碍。 |
敲门砖 | 敲门的砖石,门敲开后就被抛弃。比喻骗取名利的初步的工具。 |
高山仰之 |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同“高山仰止”。 |
亥豕相望 | 指文字讹错很多。 |
黩武穷兵 | 滥用兵力,任意征讨。 |
进退触篱 | 见“进退触籓”。 |
奇离古怪 | 犹言希奇古怪。 |
随事制宜 | 根据事实,采取适当措施。 |
狗恶酒酸 | 比喻环境险恶,使人裹足不前。 |
不以人废言 | 废:废弃。不因为这个人有不足的地方而不采纳他的正确意见。 |
风流博浪 | 风流:风度。风流浪荡。 |
回干就湿 | 谓母亲育儿时,让婴儿居干处,自己就湿处。 |
毛骨耸然 | 形容极度恐惧与惊慌。 |
眼不识丁 | 丁:表示最简单的字。形容一个字也不认得。 |
顺非而泽 | 顺从错误言行且加以润饰。 |
诚恐诚惶 | 诚:确实;惶:害怕。惶恐不安。指非常小心谨慎以至于惶恐不安。 |
绳愆纠违 | 绳:束缚,扶正;愆:过失;纠:纠正。指举发过失,纠正错误。 |
捉奸见床 | 奸:通奸。捉拿奸情,必须发现在床上确有奸情。 |
言听行从 | 谓说话、做事有人听从。形容威望很高。 |
千依万顺 | 形容非常顺从。同“千依百顺”。 |
神术妙策 | 术:手段,策略;策:计策。神妙莫测的计策。 |
千金之体 | 形容富贵女子的娇贵身体。 |
令人咋舌 | 形容令人吃惊或害怕而说不出话。 |
脣尖舌利 | 言词尖利。 |
三表五饵 | 汉代贾谊陈献的防御匈奴的办法。 |
舂舂井井 | 心神不宁﹑行止无定貌。 |
面授方略 | 当面指示处理事务的方针,办法等。 |
互争雄长 | 相互之间展开竞争或斗争,以取得优胜或领导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