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再起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东晋时谢安退职后曾在会稽东山隐居(今浙江上虞县);后来又出任要职。现以此比喻隐退后再度任职或失势后又重新得势。
详细解释
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回到家乡,先图个骨肉团聚,一面藏器待时,或者圣恩高厚,想起来还有~之日,也未可知。◎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九回
百科解释东山再起的历史故事在江宁周边地区流传已久。江宁的东山原为土山,据说是当年小秦王赶山塞海神鞭鞭方山时掉下的一撮土,取名土山。吴开始建都于吴郡(治今江苏苏州),后筑石头城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吴国(229年5月23日—280年5月1日),三国之一,为孙权所建立,国号为“吴”,史学界称之为孙吴(公元222年孙权称王,229年正式称帝)。由于与曹魏、蜀汉呈鼎立之势,所统治地区又居于三国之东,故亦称东吴。东晋谢安,才学过人,但在朝廷遭到一帮小人的嫉妒,使得皇上一刻儿用他一刻儿贬他。谢安一气之下就辞官来到土山隐居,邀人下棋,落个耳根清静。他人在外,心念家,就模拟浙江会稽东山景色,在土山上大兴土木搞建筑,并改土山为东山。公元383年8月,前秦符坚率百万大军南下伐晋。此时的皇帝想起了谢安,决定重新启用他,就派员到东山,封他为征讨大都督。宰相肚里能撑船救国要紧,谢安没有推托,他回到朝廷调兵遣将,上下整顿,赏罚分明,官兵一心,要与符坚决一死战,经常在会稽东山游览山水,吟诗谈文。他在当时的士大夫阶层中名望很大,大家都认为他是个挺有才干的人。但是他宁愿隐居在东山,不愿做官。有人推举他做官,他上任一个多月,就不想干了。当时在士大夫中间流传着一句话:“谢安不出来做官,叫百姓怎么办?”到了四十多岁的时候,他才重新出来做官。因为谢安长期隐居在东山,所以后来把他重新出来做官这样的事称为“东山再起”。
出处唐 杜甫《暮秋……呈苏涣侍御》:“无数将军西第成,早作丞相东山起。”
例子要警惕军国主义死灰复燃,东山再起。
基础信息
拼音dōng shān zài qǐ
注音ㄉㄨㄥ ㄕㄢ ㄗㄞˋ ㄑ一ˇ
繁体東山再起
感情东山再起是中性词。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指重新得势。
辨形“再”,不能写作“在”。
辨析东山再起和“卷土重来”、“死灰复燃”;都有“失败后重新出来活动”的意思。不同在于:①东山再起和“卷土重来”偏重指失势后重新得势;“死灰复燃”偏重指恶势力、坏现象。②东山再起多用于人;而且大多是本来有势力、有地位的人;“卷土重来”不限于此;它的适用对象宽得多;“死灰复燃”应用范围更广;既可指人;也可指事与物。
谜语谢安复职;夕阳西下几时回
近义词卷土重来、死灰复燃、重整旗鼓
反义词一去不返、风流云散、过眼烟云
英语return to power
俄语вновь появляться на арéне
日语再起(さいき)する,もとの勢力(せいりょく)をもり返す
德语wieder ans Ruder (od. an die Macht) kommen(ein Comeback feiern)
法语retour au pouvoir(quitter sa retraite et rentrer dans la vie publique)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夷然自若(意思解释)
- 误入歧途(意思解释)
- 问心无愧(意思解释)
- 熊心豹胆(意思解释)
- 扯篷拉纤(意思解释)
-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意思解释)
- 巴巴劫劫(意思解释)
- 军令状(意思解释)
- 骈首就僇(意思解释)
- 全身远害(意思解释)
- 逞娇斗媚(意思解释)
- 寅忧夕惕(意思解释)
- 反掌之易(意思解释)
- 狼奔兔脱(意思解释)
- 粗具梗概(意思解释)
- 玩兵黩武(意思解释)
- 动中肯綮(意思解释)
- 七郄八手(意思解释)
- 心灵性巧(意思解释)
- 斑衣戏彩(意思解释)
- 敬贤下士(意思解释)
- 引入歧途(意思解释)
- 丹铅甲乙(意思解释)
- 只可智取,不可力敌(意思解释)
- 目守延年(意思解释)
- 茕茕独立(意思解释)
- 寝席之戏(意思解释)
- 寿享期颐(意思解释)
※ 东山再起的意思解释、东山再起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唯恐天下不乱 | 恐:恐怕。指希望天下大乱以达到自身的目的。 |
今雨新知 | 比喻新近结交的朋友。 |
优贤扬历 | 亦作“优贤飏历”。谓敬重贤才,表扬其事迹。 |
铜壶滴漏 | 铜壶:古代计时的漏器。用铜壶盛水滴漏来计时刻。 |
恋新忘旧 | 恋慕新的,忘却旧的;对爱情不专一。 |
以指测河 | 用手指测量河水的深浅。比喻达不到目的。 |
内应外合 | 应:接应;合:配合。外面攻打,里面接应。 |
临风对月 | 面对清风明月。形容所处的景色非常容易引发人的思绪。 |
进退无依 | 谓前进、后退均无所凭依。 |
琴挑文君 | 挑:挑逗、挑引。比喻挑动对方的爱慕之情,并表达自己的爱意。亦作“琴心相挑”。 |
红装素裹 | 红装:妇女的红色装饰;泛指妇女的艳丽装束;素裹:淡雅装束。原指妇女艳丽和淡雅两种装束。后用以形容雪过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美丽景色。 |
不偢不倸 | 偢:同“瞅”,看;倸:同“睬”,理睬。不看也不答理,也指一切事情都不注意。 |
天长日久 | 时间长,日子久。 |
十夫楺椎 | 谓十个人的力量能使椎弯曲。椎,槌。比喻人多力大,足以改变原状。 |
脉脉含情 | 脉脉:两眼凝神,要向别人诉说心曲的样子。饱含温情,默默地用眼神表达自己的感情。形容用眼神或行动默然地表达情意。 |
蚁附蝇集 | 形容趋附者之多。 |
割席断交 | 席:坐席,草席。把席割开分别坐。比喻朋友绝交。 |
累屋重架 | 累:重叠。指层次重叠。 |
砥砺琢磨 | 琢磨:雕刻和打磨玉石。比喻磨练自己的品德,在学业上不断上进。 |
衣不解带 | 解带:解开衣带,指脱衣。因事过度操劳,以致不能脱衣安睡。也形容看护病人十分辛劳(多指对长辈)。 |
鱼大水小 | 比喻生产不够消费。也比喻机构臃肿,行动不灵。 |
挑精拣肥 | 犹挑肥拣瘦。 |
蹈赴汤火 | 同“蹈汤赴火”。 |
文子文孙 | 指周文王的子孙。《书·立政》:“继自今,文子文孙其勿误于庶狱庶慎,惟正是乂之。”孔传:“文子文孙,文王之子孙。”一说为守文之子孙。见孙星衍疏。后泛用为称美帝王的子孙。 |
肃慎之矢 | 周武王﹑成王时,肃慎氏来贡楛矢﹑石砮,因有'肃慎之矢'之称。后遂以为典实。 |
上讳下讳 | 旧时称先人,不直呼其名,每曰上讳某﹑下讳某。上讳即名之上一字,下讳即名之下一字。 |
赘婿得牛 | 为断狱明决之典。 |
畏强凌弱 | 畏:害怕。凌:欺凌。害怕强者,欺侮弱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