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中肯綮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动:往往,每每;中:切中,打中;肯綮:筋骨结合的地方,比喻问题的关键。指常常击中要害或抓住问题的关键。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养生主》:“技经肯綮之未尝。”
例子《元史·王都中传》:“都中遇事剖析,动中肯綮。”
基础信息
拼音dòng zhòng kěn qìng
注音ㄉㄨㄥˋ ㄓㄨㄥˋ ㄎㄣˇ ㄑ一ㄥˋ
繁体動中肎綮
感情动中肯綮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动中窾要、切中时弊、洞中肯綮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泣不成声(意思解释)
- 民情物理(意思解释)
-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意思解释)
- 不经之谈(意思解释)
- 精诚所加,金石为开(意思解释)
- 千篇一律(意思解释)
- 翻天覆地(意思解释)
- 万象森罗(意思解释)
- 有我无人(意思解释)
- 胆颤心寒(意思解释)
- 牛衣岁月(意思解释)
- 一手独拍,虽疾无声(意思解释)
- 奋勇向前(意思解释)
- 儿怜兽扰(意思解释)
- 汗牛充屋(意思解释)
- 聊以卒岁(意思解释)
- 千部一腔,千人一面(意思解释)
- 垂名竹帛(意思解释)
- 降心相从(意思解释)
- 贪权慕禄(意思解释)
- 无私之光(意思解释)
- 莞然一笑(意思解释)
- 奔腾澎湃(意思解释)
- 断事以理(意思解释)
- 庙堂之量(意思解释)
- 稳稳扎扎(意思解释)
- 云蒸雨降(意思解释)
- 胸中怀刀(意思解释)
※ 动中肯綮的意思解释、动中肯綮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二话没说 | 指很干脆地采取行动。 |
全知全能 | 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
友于兄弟 | 友:兄弟相敬爱。形容兄弟之间互相敬爱。 |
脍炙人口 | 脍:细切的肉;炙:烤熟的肉。肉菜味道鲜美;使人爱吃。 |
等价连城 | 同样价值连城。比喻同样贵重。 |
功到自然成 | 下了足够功夫,事情自然就会取得成效。 |
大节不可夺 | 大节:临难不苟的节操;夺:强取。指立身处世的节操不能被改变。 |
白璧青蝇 | 白璧:洁白的玉,比喻清白的人。青蝇:比喻佞人。比喻善恶忠佞。 |
抵瑕蹈隙 | 隙:裂缝,间隙。指攻击别人的弱点或错误。 |
不齿于人 | 指被人看不起。 |
虎咽狼吞 | 咽:吞。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
聊以塞责 | 聊:姑且;塞:搪塞;应付。姑且用以搪塞、应付自己应该担负的责任。 |
修桥补路 | 修建桥梁,补好道路。旧喻热心公益,解囊行善。 |
牛不饮水强按头 | 比喻强迫他人干某一件事。 |
有案可查 | 案:案卷,文书。指有证据可查。 |
学无师承 | 师承:相承的师法。学业没有得到老师的指教传授。 |
五陵年少 | 指京都富豪子弟。 |
形销骨立 | 身体消瘦;骨架凸现。形容身体极为消瘦。形:身形;形体;销:消瘦;枯槁;骨:骨架;立:树立;凸现。 |
无事生事 | 犹言无事生非。无缘无故找岔子,存心制造麻烦。 |
洁身自好 | 洁:沌洁;好:喜爱。保持自身的清洁;不同流合污。现也指怕招惹是非;只顾自己;不关心大多数人的利益。 |
附人骥尾 | 骥:千里马。依附在千里马的尾巴上。比喻依附他人而成名。 |
鸡豚之息 | 比喻微小的收益。 |
河汉吾言 | 河汉:银河,比喻言论虚夸迂阔,不着边际;斯:这。把这话看作不实的言论,不重视。 |
奸掳烧杀 | 奸淫妇女,抢劫财物,杀人放火。 |
袂接肩摩 | 袂:袖子。衣袖相连,肩膀相触。形容人非常多。 |
观棋烂柯 | 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信安郡·石室山,晋时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质因听之。童子以一物与质,如枣核,质含之,不觉饥。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质起,视斧柯烂尽,既归,无复时人。”后以“烂柯”谓岁月流逝,人事变迁。谓荒诞不可信。作听琴的典故。指烂柯山。借指下棋。 |
七十二营 | 指明末参加荥阳大会的农民起义军各部。 |
椎髻箕坐 | 亦作'椎结箕踞'。髻如椎,坐如箕。古代南越一带人的风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