蹈赴汤火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同“蹈汤赴火”。
详细解释
比喻不避艰险。同“蹈汤赴火”。
犬马之报,惟力是视,虽~所不辞。◎清·王韬《代上广府冯太守书》
赴:前往;蹈:踩;汤:热水。形容不畏艰难险阻,奋不顾身。
《太平广记.卷四九二.灵应传》:「君子杀身以成仁,徇其毅烈,蹈赴汤火,旁雪不平,乃宝之志也。」清.王韬〈代上广州府冯太守书〉:「犬马之报,惟力是视,虽蹈赴汤火所不辞。」
百科解释蹈赴汤火是个成语,基本释义是比喻不避艰险。同“蹈汤赴火”。
出处唐·孙揆《灵应传》:“君子杀身以成仁,殉其毅烈,蹈赴汤火,旁雪不平,乃宝之志也。”
例子犬马之报,惟力是视,虽蹈赴汤火所不辞。清·王韬《代上广府冯太守书》
基础信息
拼音dǎo fù tāng huǒ
注音ㄉㄠˇ ㄈㄨˋ ㄊㄤ ㄏㄨㄛˇ
繁体蹈赴湯火
感情蹈赴汤火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蹈汤赴火
英语go through fire and water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咽苦吐甘(意思解释)
- 世扰俗乱(意思解释)
- 措手不迭(意思解释)
- 披古通今(意思解释)
- 男大须婚,女大须嫁(意思解释)
- 多管闲事(意思解释)
- 如是而已(意思解释)
- 祸福相倚(意思解释)
- 一寒如此(意思解释)
- 守正不回(意思解释)
- 畅行无阻(意思解释)
- 抗怀物外(意思解释)
- 饕餮之徒(意思解释)
- 闲言淡语(意思解释)
- 河汉吾言(意思解释)
- 一搭一档(意思解释)
- 纵情酒色(意思解释)
- 穴处之徒(意思解释)
- 触景伤心(意思解释)
- 毛发悚然(意思解释)
- 悬车束马(意思解释)
- 本性难改(意思解释)
- 七代先灵(意思解释)
- 棺材楦子(意思解释)
- 铄景泣金(意思解释)
- 熠熠生辉(意思解释)
- 湮没不彰(意思解释)
- 望门贵族(意思解释)
※ 蹈赴汤火的意思解释、蹈赴汤火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民生国计 | 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 |
振奋人心 | 振奋:振作奋发。使人们振作奋发。 |
情同骨肉 | 形容关系密切如一家人。 |
沾亲带故 | 故:故人,老友。有亲戚朋友的关系。 |
毫末不札,将寻斧柯 | 比喻祸害萌生时若不重视,酿成大患,再要消除,就很困难。 |
高城深池 | 池:护城河。城墙很高,护城河很深。形容防卫坚固。 |
断无此理 | 断:绝对,一定。绝对没有这样的道理。 |
天年不遂 | 谓未享天年。 |
惊群动众 | 见“惊师动众”。 |
颠倒干坤 | 比喻本领十分高强。 |
画栋雕梁 | 指有彩绘装饰的十分华丽的房屋。 |
朝折暮折 | 比喻时时遭摧残。 |
中馈乏人 | 中馈:古时指妇女在家中主持饮食等事,引申指妻室;乏:缺少。指没有妻子。 |
惊愚骇俗 | 使愚昧鄙俗之人感到震惊。 |
不痒不痛 | 既不痛也不痒。比喻不中肯,没触及要害,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
养贤纳士 | 招养收容有才德的人。 |
百锻千炼 | 锻、炼:比喻文章的反复推敲。比喻文章字句再三推敲,力求精练。 |
升堂拜母 | 升:登上;堂:古代指宫室的前屋。拜见对方的母亲。指互相结拜为友好人家。 |
蹈汤赴火 | 比喻不避艰险。 |
相女配夫 | 指衡量女儿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女婿。 |
掩口失声 | 谓忍不住笑出声来。 |
鹤立企伫 | 企:企望;伫:伫立。像仙鹤直立、伸长脖颈盼望。 |
三十六国 | 指汉时西域诸国。大部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指古代相传的海外三十六国。 |
桠桠叉叉 | 歧出错杂貌。 |
一手擎天 | 比喻无法办到的事。 |
牵四挂五 | 指许多人或事互相牵连,关系复杂。 |
歧路他乡 | 意思是多指关系亲密的两人分别流落在异地。 |
每食甘寝 | 指甘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