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军令状军令状的意思
jūnlìngzhuàng

军令状



军令状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指接受军令后写的保证书,如不能完成任务,愿依军法受惩。泛指接受某项重大任务后写的保证书。

详细解释

接受命令后写的保证书。表示不能完成任务,愿受严厉处分。

宋王明清《挥麈后录》卷六:“范德孺帅庆州日,忽夏人入寇,围城甚急……麾下有老指挥使,独来前曰:‘愿勒军令状,保无它。’”《三国演义》第四九回:“孔明曰:‘如此,立下文书。’云长便与了军令状。”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出山》:“乔光朴仍是用缓慢平稳的语气说:‘我愿立军令状。’”亦省作“军状”。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二折:“[宋江云:]既如此,立下军状,学究兄弟收着。”《水浒传》第五五回:“呼延灼和韩滔、彭玘,都与了必胜军状。”

百科解释为戏曲和旧小说中所说的,接受军令后写的保证书,表示如果不能完成任务,愿依军法治罪。“军令状”是我们中国的一种传统文化。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八卷:“怕恩王不信,勒下军令状了去。”

例子高阳《胡雪岩全传·红顶商人》:“我立一张军令状在你这里。”


基础信息

拼音jūn lìng zhuàng

注音ㄐㄨㄣ ㄌ一ㄥˋ ㄓㄨㄤˋ

繁体軍令狀

感情军令状是中性词。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英语written pledge to do something the failing of which would subject one to military punishment

日语(軍隊の誓約書の一種)軍令を受ける時に書いた保証書(ほしょうしょ)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军令状的意思解释、军令状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缘:缘分。有缘分的人即使相隔千里,也会相聚在一起。没有缘分的人即使面对面走过,也聚不到一块。
异军突起 异军:另外一支军队。指另一支引人注目的力量突然兴起。
人事不省 谓昏迷不醒,失去知觉。
视白成黑 视:看。把白色看成黑色。比喻颠倒美丑是非。
血肉相连 像血和肉一样互相联系着。比喻关系非常密切;不可分离。
移东补西 用之方面的钱、物弥补那方面的亏空或不足。比喻只求暂时应付,不作长久打算。
匏瓜空悬 孔子比喻自己无法像匏瓜那样系悬着而不让人食用,应该出仕为官,有所作为。后用以比喻有才能的人却不为世所用。
气粗胆壮 气:气势。气势大,胆子壮。
雪压霜欺 欺:凌辱。比喻备受凌辱折磨。
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 比喻遭过一次挫折以后就变得胆小怕事。同“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推贤举善 推:举荐。举荐贤士,引进好人。
激扬清浊 见“激浊扬清”。
自负其能 自负:自恃,自许。自恃而又自信自己的才能。
百花争艳 各种花草树木竞相开放出艳丽的花朵。
一鼻孔出气 同一个鼻孔出气。比喻立场、观点、主张完全一致。
髀里肉生 髀:大腿。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
吾家千里驹 千里驹:日行千里的马。我家的千里马。夸赞自家优秀的子侄。
默化潜移 同“潜移默化”。
跋来报往 匆匆地跑来跑去。跋,通“拔”。
趋炎慕势 趋:奔走,投靠;炎:热。奉承和依附有权有势的人。
头眩眼花 头脑眩昏,眼睛昏花。
添醋加油 见“添油加醋”。
披红挂彩 披红绸和彩帛,以示荣宠、慰劳或喜庆。
怯大压小 害怕强大的打压弱小的。
观者成堵 见“观者如堵”。
弥山遍野 弥:满;遍:遍及。山上和田野里到处都是。形容数量很多、范围很广、声势很大。
优柔不断 形容连续而不中断。
三教一体 形容具有特殊的才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