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蝮蛇螫手,壮士解腕蝮蛇螫手,壮士解腕的意思
shéshìshǒu,zhuàngshìjiěwàn

蝮蛇螫手,壮士解腕



蝮蛇螫手,壮士解腕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手腕被腹蛇咬伤,便立即截断,以免毒液延及全身,危及生命。比喻事到紧要关头,必须下决心当机立断。也比喻牺牲局部,照顾全局。

出处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梁武帝中大通二年》:“蝮蛇螫手,壮士解腕。割指亦是其类,乃吉祥也。”

例子蝮蛇螫手,壮士解腕,英雄作事不顾小名小义,今贪能容之虚名,受诛夷之实祸,还恐噬脐无及。(《隋唐演义》第四十六回)


基础信息

拼音fù shé shì shǒu,zhuàng shì jiě wàn

注音ㄈㄨˋ ㄕㄜˊ ㄕˋ ㄕㄡˇ,ㄓㄨㄤˋ ㄕˋ ㄐ一ㄝˇ ㄨㄢˋ

繁体蝮蛇螫手,壯士解腕

感情蝮蛇螫手,壮士解腕是中性词。

用法复句式;作分句;比喻牺牲局部,照顾全局。

近义词蝮螫解腕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蝮蛇螫手,壮士解腕的意思解释、蝮蛇螫手,壮士解腕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来情去意 事情的内容和原因。
前思后想 往前想想,再退后想想。形容一再考虑。
雪鬓霜毛 同“雪鬓霜鬟”。
脚高步低 形容步履倾斜。
轻轻松松 不感到有负担,很容易。
永劫沉轮 亦作“永劫沉沦”。谓永远不得超生。
豆分瓜剖 见“豆剖瓜分”。
流离播迁 见“流离播越”。
分毫不差 分毫:形容很少的数量,十丝为一毫,十毫为一厘,十厘为一分。差:差错。没有一点儿差错。
避凶趋吉 避:避开;趋:奔赴。指避开祸害而趋向吉利。
狗逮老鼠 见“狗拿耗子”。
不以辞害志 辞:文辞;志:作品的思想内容。不因为只顾文辞而损害了对内容的理解。指写文章不要只追求修辞而忽略文章的立意。
凛若冰霜 冷得像冰霜一样。比喻态度严肃,不易接近。
炳如日星 炳:光明。光明如同日月星辰。
朝阳丹凤 比喻贤才逢明时。
横眉竖目 指耸眉瞪眼,形容怒目相视,态度凶狠的样子。
遭际时会 同“遭遇际会”。
卓荦不羁 谓卓越超群,不甘受拘束。
置诸度外 置:放;度:打算。放在考虑之外。指不放在心上。
多言或中 或:有的。中:正好对上。指多方面讨论之,有的可能中的。
踏破铁鞋 比喻为找某种东西历尽困难,花费极大的力气。
伫候佳音 伫:久立而等待。久久站着等候好的消息。
当面出丑 在大庭广众暴露自己的弱点。
负暄之献 暄:暖和。指把冬天晒太阳取暖的方法进献给国君。比喻所献出的东西并不贵重难得。
风尘之会 风尘:比喻战乱;会:时机。指战乱发生之际。
矢口不移 钳口:闭口。闭着嘴不说话。
第六感觉 指眼﹑耳﹑鼻﹑舌﹑身五官所属的视﹑听﹑嗅﹑味﹑触觉五种感觉以外的敏锐感觉。
陋巷菜羹 语出《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后因以'陋巷箪瓢'形容家境贫寒﹐生活清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