蝮蛇螫手,壮士解腕的成语故事

拼音fù shé shì shǒu,zhuàng shì jiě wàn
基本解释手腕被腹蛇咬伤,便立即截断,以免毒液延及全身,危及生命。比喻事到紧要关头,必须下决心当机立断。也比喻牺牲局部,照顾全局。
出处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梁武帝中大通二年》:“蝮蛇螫手,壮士解腕。割指亦是其类,乃吉祥也。”
暂未找到成语蝮蛇螫手,壮士解腕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蝮蛇螫手,壮士解腕)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绘声绘影 | 清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第五卷:“绘声绘影,字字阴森,绿人毛发,真乃笔端有鬼。” |
床下牛斗 | 《晋书·殷仲堪传》:“仲堪父尝患耳聪,闻床下蚁动,谓之牛斗。” |
拖儿带女 |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拖儿带女的,起五更,熬半夜,这是造的什么孽呀!” |
置棋不定 | 宋·李纲《议责成》:“譬犹奕者,置棋不定,不足以胜敌。” |
故技重演 | 《人民日报》1966.1.7:“所谓‘停止轰炸’,这不过是约翰逊政府的故技重演。” |
半死不活 | 清 刘鹗《老残游记》:“听说停刑的头一日,即是昨日,站笼上还有几个半死不活的人,都收监了。” |
人百其身 | 《诗·秦风·黄鸟》:“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
无事生事 | 明·李贽《读<金滕>》:“无风扬波,无事生事。” |
臼灶生蛙 | 《战国策·越策一》:“今城不没者三板,臼灶生蛙,人马相食。” |
瞠乎后已 |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初笔》:“经天纬地,专门名家,更瞠乎后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