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òngyùn

用韵


拼音yòng yùn
注音ㄩㄥˋ ㄩㄣˋ

繁体用韻

用韵

词语解释

用韵[ yòng yùn ]

⒈  即押韵。诗词歌赋中,某些句子的末一字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音调和谐优美。

⒉  和韵的一种。即以原诗韵脚为韵脚,而不按其次序。

引证解释

⒈  即押韵。诗词歌赋中,某些句子的末一字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音调和谐优美。

宋 欧阳修 《六一诗话》:“退之 笔力无施不可……而予独爱其工於用韵也。”
明 方孝孺 《答张廷壁》:“他诗用韵,多有与古人异者。”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音律》:“出韵则犯诗家之忌,未有以用韵太严而反来指謫者也。”

⒉  和韵的一种。即以原诗韵脚为韵脚,而不按其次序。

宋 刘攽 《中山诗话》:“唐 诗賡和,有次韵(先后无易),有依韵(同在一韵),有用韵(用彼韵不必次),吏部和 皇甫 《陆浑山火》是也,今人多不晓。”
清 吴乔 《答万季野诗问》:“用其韵而次第不同者,谓之用韵。”

国语辞典

用韵[ yòng yùn ]

⒈  押韵。

宋·欧阳修《六一居士诗话》:「退之笔力,无施不可……而予独爱其工于用韵也。」

分字解释


※ "用韵"的意思解释、用韵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汉赋与诗歌皆系用韵的文学样式,即韵文。

2、隋唐诗人的用韵作为中古语音的重要研究资料之一,历来被音韵学家所重视。

3、从用韵看,沈约的诗歌押窄韵的情况较元嘉诗人多,且转韵的诗歌数量较元嘉诗人少。

4、百色平话山歌内容丰富多彩,有礼俗歌、农事歌、苦歌、知识问答歌、时政歌、情歌等。百色平话山歌很讲究押韵且用韵相当固定而有规律。

5、借、出韵现象也是诗人实际语音的流露,我们从韩诗的用韵情况就可得出这一结论。

6、再用韵和赵晋臣敷文野草闲花不当春,杜鹃却是旧知闻。

7、如何英译中国古典诗歌?有些学者坚持用韵体英译,而有些学者提倡用散文体。

8、穷尽考察宋代四川诗人用韵,系联韵字统、计押韵组合,得到宋代四川诗人用韵17部系统。

9、宋代江浙诗人用韵四声分押格局占绝对优势,这说明中古四声格局在宋代江浙基本未变。

10、用字用韵都须符合音乐的节拍及唱腔的要求,可歌性是词家严守之道。

11、通过做词谱,观察用韵情况,归纳押韵特征,并与同时期的韵文材料比较,可将其作者所属时代,晚推至宋。

12、陈孚近体诗、古体诗的用韵,其近体诗分为18部,与“平水韵”大致相同,只是合并了“平水韵”的若干韵部。

13、此外,英语语言的国际化发展趋势,也越来越有利于诗歌用韵

14、有些作者,要求用韵必须严格以“平水韵”为准,我一向不赞成。

15、唐代孙怖根据隋朝陆法言的《切韵》刊定了《唐韵》,此书遂成为官定的韵书,至此,学界才有了一个相对统一的用韵标准。

16、默君一生作诗,坚守中国旧体诗创作,不仅行文规整,而且重视用韵

17、这与有明一代南曲演唱用韵的实际情况是相吻合的。

18、同时,从音韵学的角度,对不同版本刘长卿近体诗的用韵字进行了校勘。

19、从用韵看,“元嘉体”已经出现了后来律诗用韵的某些特征。

20、其近体诗的用韵,可以分为十九部,这些分部多与元代韵部相同,但又有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