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òng

用意



用意

词语解释

用意[ yòng yì ]

⒈  居心,动机或意图。

你这么说是什么用意。

purpose; intention;

引证解释

⒈  犹立意。

汉 陆贾 《新语·道基》:“伎巧横出,用意各殊。”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二:“学文须熟看 韩、柳、欧、苏,先见文字体式,然后更考古人用意下句处。”
清 姚鼐 《张仲絜时文序》:“吾文用意与俗殊,以不敢背吾师之教,子为我定之。”

⒉  谓用心研究或处理问题。

《东观汉记·马防传》:“防 言:‘ 宣帝 时五将出征,其奏言 匈奴 候骑得 汉 马矢,见其中有粟,即知 汉 兵出,以故引去。以是言之,马当与穀。’上善其用意微至,敕下调马穀。”
《北齐书·李绘传》:“孤在 晋,知 山 东守唯卿一人用意。及入境观风,信如所闻。”
唐 韩愈 《论孔戣致仕状》:“﹝ 戣 ﹞今年纔七十,筋力耳目,未觉衰老,忧国忘家,用意深远。”

⒊  意向;意图。

汉 王充 《论衡·顺鼓》:“夫《春秋经》但言鼓,岂言攻哉?説者见有鼓文,则言攻矣。夫鼓未必为攻,説者用意异也。”
唐 杜甫 《别张十三建封》诗:“眼中万少年,用意尽崎嶇。”
《官场现形记》第四六回:“中国 所以铸造龙元,原是想出法子抵制外国洋钱的意思,就同老师单吃本土,不吃洋烟,同一用意。”
邹韬奋 《个人的美德》:“我问他什么用意,他说改造社会,要以身作则。”

⒋  着意;留意。

唐 李中 《赠胊山孙明府》诗:“买将病鹤劳心养,移得閒花用意栽。”
《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到晚来能仔细,大门关了小门闭;刷浄锅儿掩厨柜,前后收拾自用意。”
《儿女英雄传》第四回:“却説那公子虽然走了几程路,一路的梳洗吃喝拉撒睡,都是嬷嬷爹经心用意服侍。”

国语辞典

用意[ yòng yì ]

⒈  意向、存心。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院记〉:「通译者曰:『所以昭炯戒,激众愤,图报复也。』则其用意深矣!」

⒉  注意。

《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到晚来,能仔细,大门关了小门闭;刷净锅儿掩厨柜,前后收拾自用意。」

英语intention, purpose

德语Bestimmung (S)​

法语intention, dessein

分字解释


※ "用意"的意思解释、用意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读者诸君想必知道我用意所在。

2、翻译要求确保言语行为的施为用意和成事性效果的对等翻译.

3、搞清楚推、拖、拉的真正用意,合理应用以求圆通。

4、这就是版权法用意所在。

5、用意在题前我尔字盘旋,轻逗用舍行藏而不实作。

6、官清民接近,主雅客来勤。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7、以古喻今,慨叹兴亡,辞藻华丽而用意凄楚。

8、太极拳用意不用力,自始至终,绵绵不断,周而复始,循环无穷。

9、本计画的用意在回顾现存的文献。

10、我能 用意 大利语指挥一连兵。

11、我很难揣测出她说这些话的真正用意

12、他讲得很转弯抹角,我们难以摸透他的真正用意

13、对此,网友们纷纷忖测这位男子叫卖空气的用意,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14、如果记得‘曹冲称象’这个故事就明白老师的用意了。

15、这也是拙稿的用意

16、我们知道斯大林涂掉同志用意何在,但伊朗导弹照片作伪的意图是什么呢?

17、法律之明了,不尽在其条文之详尽,乃在其用意之明显,而民得其喻也。

18、安猜到他的用意之后,决定防患于未然,使之不能实现.

19、你的用意凡是善良的,我都感激,要是你别有用心,我就生气。

20、明知故问都应该有用意,而此时的用意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