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àn

汉律


拼音hàn lǜ
注音ㄏㄢˋ ㄌㄩˋ

繁体漢律

汉律

词语解释

汉律[ hàn lǜ ]

⒈  汉代法典的总称。

引证解释

⒈  汉 代法典的总称。

《后汉书·孔融传》:“《汉律》与罪人交关三日已上,皆应知情。”
王先谦 集解引 惠栋 曰:“《汉律》有九篇。 李悝 所撰六篇,《盗》、《贼》、《囚》、《捕》、《杂》、《具》也。 萧何 定律,益事律《擅兴》、《厩》、《户》三篇,合为九篇。”
程树德 《九朝律考·汉律考序》:“汉 萧何 作《九章律》,益以 叔孙通 《傍章》十八篇及 张汤 《越宫律》二十七篇, 赵禹 《朝律》六篇,合六十篇,是为《汉律》。”

分字解释


※ "汉律"的意思解释、汉律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西汉一代封建王侯虽众,失侯国除者也众,西汉王侯失掉爵位大都是因为触犯了汉律

2、汉律对女性继承权的保护与汉代社会背景与观念有关。

3、汉律对于司法官吏渎职罪的规定,贯穿于刑事司法的各主要环节。

4、文章拟就通过考察西汉一代王侯坐罪废黜的情况,来探究西汉王侯因触犯汉律而被夺侯的现象及原因。

5、通过与唐律相比较,发现唐律中关于私铸钱犯罪的有关规定显然是由汉律继承发展而来。

6、劫持事件在汉代具有一定普遍性,以至汉律对“持质”有明文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