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án

韩卢


拼音hán lú
注音ㄏㄢˊ ㄌㄨˊ

繁体韓盧

韩卢

词语解释

韩卢[ hán lú ]

⒈  亦作“韩子卢”。亦作“韩獹”。

⒉  战国时韩国良犬,色黑。

⒊  泛指良犬。

⒋  喻军士。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韩子卢”。亦作“韩獹”。

⒉  战国 时 韩国 良犬,色墨。

《战国策·秦策三》:“以 秦 卒之勇,车骑之多,以当诸侯,譬若放韩卢而逐蹇兔也。”
鲍彪 注:“韩卢,俊犬名。 《博物志》:‘ 韩 有黑犬,名卢。’”
《战国策·齐策三》:“韩子卢者,天下之壮犬也。”
《广雅·释兽》:“韩獹。”
王念孙 疏证:“《初学记》引《字林》云:‘獹, 韩 良犬也……獹,通作卢。’”

⒊  泛指良犬。

宋 辛弃疾 《满江红·和廓之雪》词:“记少年,骏马走韩卢,掀 东郭。”
明 梁辰鱼 《浣纱记·问疾》:“怜你依林 越 鸟,走险韩卢,喘月 吴 牛。”

⒋  喻军士。

清 李渔 《奈何天·分扰》:“两下里分头逐鹿,各仗韩卢,并倚 昆吾。”

国语辞典

韩卢[ hán lú ]

⒈  战国时代矫健善驰的黑毛猎犬。

《战国策·秦策三》:「以秦卒之勇,车骑之多,以当诸侯,譬若驰韩卢而逐蹇兔也。」
《三国演义·第三三回》:「若迷而不返,则是韩卢、东郭自困于前,而遗田父之获也。」

分字解释


※ "韩卢"的意思解释、韩卢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以十人而制千虎,比言事之艰且;走韩卢而搏蹇兔,喻言敌之易摧。

2、事定之后,乃计曲直,不亦善乎?若迷而不返,则是韩卢东郭自困于前,而遗田父之获也。

3、据仙师韩卢说,兰茂先生外号和光道人、洞天风月子,父辈随傅友德征云南,作为河南洛阳遣戍入滇的军户来到了嵩明,兵患平息后,其父留任嵩明杨林御守千户所职官。

4、兔走鹘落兮,诗文之著;敌之易摧兮,韩卢蹇兔。

5、梦里,有母亲用温暖的手揉着我的脸唤我起身去尝新煮的玫瑰酒酿和鲜美的笋菇扁食,韩卢仍旧在我身旁雀跃,跳起来伸出柔软的舌头舔我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