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明心见性明心见性的意思
míngxīnjiànxìng

明心见性


拼音míng xīn jiàn xìng
注音ㄇ一ㄥˊ ㄒ一ㄣ ㄐ一ㄢˋ ㄒ一ㄥˋ

成语解释 明心见性

繁体明心見性
词性成语

明心见性

词语解释

明心见性[ míng xīn jiàn xìng ]

⒈  佛教语。谓屏弃世俗一切杂念,彻悟因杂念而迷失了的本性(即佛性)。

⒉  指率真地表现心性。

引证解释

⒈  佛教语。谓屏弃世俗一切杂念,彻悟因杂念而迷失了的本性(即佛性)。

《元史·仁宗纪三》:“仁宗 天性慈孝,聪明恭俭,通达儒术,妙悟释典,尝曰:‘明心见性,佛教为深;修身治国,儒道为切。’”
《西游记》第八十回:“却説 三藏 坐在林中,明心见性,讽念那《摩訶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忽听得嚶嚶的叫声‘救人’。”
清 郑燮 《焦山读书寄四弟墨》:“和尚是佛之罪人,杀盗淫妄,贪婪势利,无復明心见性之规。”

⒉  指率真地表现心性。

《红楼梦》第一一五回:“他説了半天,并没有个明心见性之谈,不过説些什么‘文章经济’,又説什么‘为忠为孝’。”

国语辞典

明心见性[ míng xīn jiàn xìng ]

⒈  洞明心性的本源。

《元史·卷二六·仁宗本纪三》:「明心见性,佛教为深;修身治国,儒道为切。」
《西游记·第一一回》:「陛下明心见性,是必记了,传与阳间人知。这唤做『六道轮回』。」

分字解释


※ "明心见性"的意思解释、明心见性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儒以穷理尽性,释以明心见性,道以修真炼性。

2、我们若真的想学佛,就应追求明心见性

3、佛家说“明心见性”,愿你拥有好心性;道家说“存心炼性”,愿你天天好心情;儒家说“修心养性”,愿你时时都心静;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祝德行兼备的您心性平和,笑走人生路。

4、佛祖也说,人人皆有佛性,只要明心见性,人人可以成佛;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悟道只有先后、顿渐之分,并无优劣和等级之别。

5、我们东方人,讲求明心见性,东方人心明,油灯自亮。东方人不像西方人那样专门看重表面功夫。辜鸿铭

6、诸同道可自行体悟,已有自发动经历者,体会余之教当有所收获,如再得吾之八脉神修金丹诀,则更能顺水行舟,早登明心见性之阶梯。

7、绕着护城河晃荡,走着走着,不见得就是明心见性,却醺醺然有入画的冲动。

8、虽驻颜益寿,但到了五百年后,天降雷灾打你,须要见性明心,预先躲避。

9、缓一缓节奏,来沉思默虑、明心见性;停一停脚步,来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10、洞真,通玄达妙,明心见性;洞玄,穷极变化,通天彻地;洞神,普度众生,功德入圣。

11、没有狂歌当哭的勇气,却在倒地时明心见性,瞥见万里风沙之上,有人沉腕拨镫,疾书一行字:“相忘于江湖”。

12、诸同道可自行体悟,已有自发动经历者,体会余之教当有所收获,如再得吾之八脉神修金丹诀,则更能顺水行舟,早登 明心见性 之阶梯。

13、神仙之体虽驻颜益寿,但到了五百年后,天降雷灾来打你,须要见性明心,心性不佳者躲得过就寿与天齐,躲不过便就此绝命。

14、二、明心见性论中国文字语言,内涵丰富,言简意深。

15、只有切实地克制情欲,方能逐渐地做到“情枯智讫”的功夫。所有的宗教无不强调克己的修养,斩断情根,裂破俗网,然后才能湛然寂静,明心见性。就是佛教所斥为外道的种种苦行,也无非是戒的意思,不过做得过分了些。梁实秋

16、这样,程朱所讲的“即物穷理”,亦无非是“明心见性”,“冥心求理”的一种“内观返视”而已。

17、虽然要明心见性并不简单,但是,若懂得把佛法带入日常生活中,举手投足无不是见性妙法。

18、佛教以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假设,来说明明心见性以实现和世界共通的可能性,而儒家则通过“诚”——真实无妄的澄明心灵来实现与世界的共通。

19、自评是一以贯之又有所升华,称得上是 明心见性 ,透过现象看本质。

20、血劫既出,生灵涂炭;从善如登,从恶是崩;明心见性,十载悟道;缘尽宝殿,直追本心;自龙背来,从云山去;痴行天下,得道于渊;聚则成形,散则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