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íngbiàn

明辨


拼音míng biàn
注音ㄇ一ㄥˊ ㄅ一ㄢˋ

明辨

词语解释

明辨[ míng biàn ]

⒈  明确地分辨;辨别清楚。

引证解释

⒈  明确地分辨;辨别清楚。

《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清 姚鼐 《赠孔撝约假归序》:“言忠信,行篤敬,本也;博闻明辨,末也。”
陶行知 《我们对于新学制草案应持之态度》:“我们对于国外学制的经验,应该明辨择善,决不可舍己从人,轻于吸收。”

国语辞典

明辨[ míng biàn ]

⒈  清楚的分辨。

《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清·刘开〈问说〉:「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

英语to discern, to distinguish clearly

德语clever (Adj)​, klug (Adj)​

法语discerner, distinguer clairement

分字解释


※ "明辨"的意思解释、明辨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这辈子我干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做一个一无所能,就能明辨是非的人。

2、父母在引导孩子明辨是非上起着重要作用。

3、五个形态代表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也是醉了。

4、百里姑娘明辨是非,你有什么好激动的?

5、黑暗中,睡眠能恢复体力;迷茫中,思考能明辨方向。

6、凡事要明辨是非,以微知著,要敢于坚持真理。

7、这个案子,尽管复杂一点,我们相信司法部门会明辨是非,公正处理的。

8、是丰富精神世界,明辨是非,抵御各方诱惑的需要。

9、从妈妈扮演的角色来看,她的责任所在是教育孩子团结他人,尊敬长辈、明辨是非。

10、只有博学可以使你明辨世事,真理常常藏在事物的深底。席勒

11、不远千里,前来点赞;风雨同舟,网民共伴;明辨真伪,共苦同甘;文明之邦,你我共捍。

12、儿童到什么年龄才能明辨是非?

13、约翰逊似乎不能明辨是非。

14、博学之,审问之,明辨之,笃行之。

15、我能明辨是非。

16、常警示分清善恶美丑,师贤达明辨是非黑白。

17、传说狴犴不仅急公好义,而且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断。

18、尽管他是个孩子,却能够明辨是非。

19、一颗心可以明辨阵伪。

20、超我并不是一位能够教你明辨是非的,伟大的道德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