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óluàn

国乱


拼音guó luàn
注音ㄍㄨㄛˊ ㄌㄨㄢˋ

繁体國亂

国乱

词语解释

国乱[ guó luàn ]

⒈  国家的变乱。

⒉  指作乱的人。

引证解释

⒈  国家的变乱。

《左传·僖公元年》“元年春,不称即位,公出故也。公出復入不书,讳之也。讳国恶,礼也” 唐 孔颖达 疏:“国内有乱,致令公出,不书‘公出復入’,讳国乱也。国乱,国之恶事,讳国恶,是礼也。”

⒉  指作乱的人。

《史记·晋世家》:“盾 曰:‘弑者 赵穿,我无罪。’太史曰:‘子为正卿,而亡不出境,反不诛国乱,非子而谁?’”

分字解释


※ "国乱"的意思解释、国乱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国家经历三年困难时期,***想陈云,讲了“国乱思良将,家贫念贤妻”,又讲了曹操败于赤壁,思念郭嘉的故事。

2、昔日桓、灵之世,汉统凌替,宦官酿祸,国乱岁凶,四方扰攘。

3、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意思是: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

4、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司马光

5、所以曹操十分喜欢他,尤其是吃了败仗,更是“国乱思良将”,思念郭嘉,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6、国无常治,又无常乱,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

7、家贫出孝子,国乱识忠臣。

8、早在春秋时期,管仲就提出“有法不正,有度不直则治辟,治辟则国乱”的警世名言。

9、昔日桓帝、灵帝之始,汉统衰落,宦官酿祸;国乱岁凶,四方扰攘。

10、无信则人危,无法则国乱

11、陆官拜北齐侍中,与其子穆提婆把持北齐朝政数年,祸国乱政,终致北齐亡国。

12、在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同志说“国乱思良将,家贫思贤妻”,指的就是他。

13、这时候,***发出了“国乱思良将,家贫思贤妻”的感慨,说“经济工作还是由陈云同志主持好”。

14、家贫思良妻,国乱思忠臣。

15、作为党内为数不多懂经济的、被***誉为“国乱思良将,家贫思贤妻”的陈云,也对当时形势的严重性心知肚明。

16、国乱思良将,家贫想贤妻。民谚

17、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

18、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19、“国乱思良将,家贫念贤妻”。

20、***也赞同让陈云出来主管经济工作的建议,并引用“国乱思良将,家贫念贤妻”的古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