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田

词语解释
营田[ yíng tián ]
⒈ 经营田产;购置田地。
⒉ 即屯田。汉以后历代政府利用兵士或召募流民于驻扎地区种田,以供军饷。
⒊ 屯田制之耕作地。
引证解释
⒈ 经营田产;购置田地。
引《宋书·良吏传·江秉之》:“人有劝其营田者, 秉之 正色曰:‘食禄之家,岂可与农人竞利?’”
《梁书·处士传·何胤》:“山侧营田二顷,讲隙从生徒游之。”
⒉ 即屯田。 汉 以后历代政府利用兵士或召募流民于驻扎地区种田,以供军饷。
引《南齐书·垣崇祖传》:“卿视吾是守 江 东而已邪?所少者食,卿但努力营田,自然平殄残丑。”
宋 范仲淹 《奏为陕西西路入中粮草及支移二税》:“更选差朝臣四人……专管本路税赋课利及图回营田等事。”
《文献通考·田赋七》:“屯田以兵,营田以民,固有异制。 咸平 中, 襄州 营田,既调夫矣,又取邻州之兵,是营田不独以民也。 熙 丰 间,边州营屯,不限兵民,皆取给用,是屯田不独以兵也。”
⒊ 屯田制之耕作地。
引《通典·食货二》:“诸营田若五十顷外更有地剩配丁牛者,所收斛斗皆準顷亩。”
《新唐书·薛珏传》:“初,州有营田。”
国语辞典
营田[ yíng tián ]
⒈ 经营农事。
引《新唐书·卷一一一·张俭传》:「大教民营田,收谷数十万斛。」
⒉ 公家集聚流民,供给住宿以耕种田地的一种屯田制度。
引《文献通考·卷七·田赋考·屯田》:「营田者,募民耕之,而分里筑室。」
⒊ 屯田的田地。
引《新唐书·卷一四三·薛珏传》:「初,州有营田,宰相遥领使,而刺史得专达。」
分字解释
※ "营田"的意思解释、营田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傅崧卿以吏部待郎为淮东抚谕使,采访民间利病,及措置营田等事。
2、但李茂也低估了李方在营田系统内的实力,被抓之人虽多,却没有一个肯吐口配合,郑早飞等人固然一言不发,下面的判官支使们也暗中订立了攻守同盟。
3、屯兵营田,地主的庄园、漕运的驿栈、仓库,以至皇帝游览的湖淀和行宫,供应皇家的果园、菜庄和牛羊牧场等等,无不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迹。
4、于是修城郭,起楼橹,营田农,积刍秣,凡可以守御者皆具焉。
5、以前大同军及云朔都防御营田供军等使李珰检校左散骑常侍、丰州刺史,充天德军丰州西城中城都防御使、本管押蕃落等使。
相关词语
- xún yíng巡营
- wēng wēng yíng yíng嗡嗡营营
- hán yíng寒营
- huò yíng惑营
- liàn yíng练营
- cái yíng裁营
- gān yíng干营
- liǔ yíng柳营
- guǎn yíng管营
- tōu yíng偷营
- sù yíng宿营
- jié yíng劫营
- huì yíng贿营
- qǔ yíng曲营
- gōng yíng公营
- tóu yíng头营
- tuán yíng团营
- guān yíng官营
- qí yíng旗营
- fáng yíng防营
- zēng tián磳田
- biān tián边田
- fāng tián方田
- huā tián花田
- cūn tián村田
- diǎn tián典田
- jū tián砠田
- hái tián还田
- tián tián田田
- fú tián福田
- jiù tián就田
- gōng tián公田
- bà tián坝田
- cì tián赐田
- shē tián畲田
- tián gěng田梗
- cháo tián潮田
- bēng tián祊田
- nóng tián农田
- shēng tián鉎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