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ǔyíng

柳营


拼音liǔ yíng
注音ㄌ一ㄡˇ 一ㄥˊ

繁体柳營

柳营

词语解释

柳营[ liǔ yíng ]

⒈  汉周亚夫为将军,治军谨严,驻军细柳,号细柳营。后因称严整的军营为“柳营”。

⒉  谓柳林。

引证解释

⒈  汉 周亚夫 为将军,治军谨严,驻军 细柳,号 细柳营。后因称严整的军营为“柳营”。

唐 卢纶 《送从叔程归西川幕》诗:“羣鹤栖莲府,诸戎拜 柳营。”
唐 许浑 《中秋夕寄大梁刘尚书》诗:“柳营 出号风生纛,莲幕题诗月上楼。”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赚将》:“镇 河 南,威风大, 柳营 列,星旗摆。”

⒉  谓柳林。

明 徐渭 《宴游西郊诗》:“入郭斜榆影,迴鞭指柳营。”

国语辞典

柳营[ liǔ yíng ]

⒈  军营。参见「细柳营」条。

唐˙卢纶˙送从叔归西川幕诗:「群鹤栖莲府,诸戎拜柳营。」
唐˙施肩吾˙赠边将诗:「犹恐犬戎临虏塞,柳营时把阵图看。」

⒉  地名。隶属台南市柳营区。四周与东山区、下营区、六甲区、新营区为邻。清康熙时,漳、泉两州即有移民来此开发。有纵贯铁路及公路经过。

分字解释


※ "柳营"的意思解释、柳营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西汉时期,由于诸侯势力强大,中央政权不能有效控制诸侯,晁错的削藩政策正式引发“七王之乱”,汉景帝命周亚夫出兵救梁。周亚夫柳营试马,切断叛军后路,断绝其粮草供应,使叛军不战自溃,周亚夫出兵乘胜追击。

2、榆林市榆阳区西沙柳营西路6号石油宾馆1012室收,邮编:719000。

3、另据报道,宋楚瑜上午第一站前往台南市柳营区拜会前台南县议会议长陈三元,两人聊起30多年前政坛的往事和共同朋友,宋楚瑜还送了一盒伴手礼给陈三元。

4、据“中央社”报道,据警方初步研判,柳营中学旁外环道路的未爆弹,应是夹藏在回填土方中,这些土方可能来自于台南县白河镇关子岭。

5、一个民众跑到柳营奇美医院,说要找叶医师。

6、九龙江,亦名漳州河,是福建省仅次于闽江的第二大河流,最早名"柳营江",因六朝以来"戍闽者屯兵于龙溪,阻江为界,插柳为营"故名。

7、九龙江,亦名漳州河,是福建省仅次于闽江的第二大河流,最早名"柳营江",因六朝以来"戍闽者屯兵于龙溪,阻江为界,插柳为营"故名。

8、昨天上午十一时,台南柳营也刮起强风,吹垮当地士林街二户民宅前的钢架石绵瓦棚架,并砸毁两辆停在棚内的轿车。

9、比如给女作家柳营、苏七七做读书会。

10、当地连氏迁至台南定居后,为慰藉乡愁,仍以“柳营”为新居住地命名。

11、九龙江,亦名漳州河,是福建省仅次于闽江的第二大河流,最早名"柳营江",因六朝以来"戍闽者屯兵于龙溪,阻江为界,插柳为营"故名。

12、九龙江,亦名漳州河,是福建省仅次于闽江的第二大河流,最早名"柳营江",因六朝以来"戍闽者屯兵于龙溪,阻江为界,插柳为营"故名。

13、九龙江,亦名漳州河,是福建省仅次于闽江的第二大河流,最早名"柳营江",因六朝以来"戍闽者屯兵于龙溪,阻江为界,插柳为营"故名。

14、生于杭州的美女作家柳营则记述了她早早植于内心的梦,她离开敦煌时,其实并未离开她,有了属于自己的一个敦煌。

15、九龙江,亦名漳州河,是福建省仅次于闽江的第二大河流,最早名"柳营江",因六朝以来"戍闽者屯兵于龙溪,阻江为界,插柳为营"故名。

16、世界上,没有挤不出的时间,只有不想赴的约。每一个选择,都是内心的取向。柳营

17、榆林市榆阳区西沙柳营西路6号石油宾馆1012室收。

18、九龙江,亦名漳州河,是福建省仅次于闽江的第二大河流,最早名"柳营江",因六朝以来"戍闽者屯兵于龙溪,阻江为界,插柳为营"故名。

19、铁马云雕共绝尘,柳营高压汉宫春。天清杀气屯关右,夜半妖星照渭滨。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象床宝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

20、九龙江,亦名漳州河,是福建省仅次于闽江的第二大河流,最早名"柳营江",因六朝以来"戍闽者屯兵于龙溪,阻江为界,插柳为营"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