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óng shěng fú
注音ㄘㄨㄥˊ ㄕㄥˇ ㄈㄨˊ
繁体從省服
⒈ 公服。
⒈ 公服。
引《朱子全书·礼四》:“隋煬帝 时,始令百官戎服, 唐 人谓之便服,又谓之从省服,乃今之公服也。”
《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二年》“有大事,与公服间服之” 元 胡三省 注:“《五代志》:后周 之制,诸命秩之服曰公服,其餘常服曰私衣。 隋唐 以下,有朝服,有公服。朝服曰具服,公服曰从省服。”
1、武德四年(621),唐高祖初定服饰之制,规定了祭服、朝服(又名具服)、公服(又名从省服)、常服(又名燕服)四种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