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服

词语解释
常服[ cháng fú ]
⒈ 古指军服。
⒉ 通常之服。
引证解释
⒈ 古指军服。
引《诗·小雅·六月》:“四牡騤騤,载是常服。”
毛 传:“常服,戎服也。”
《左传·闵公二年》:“帅师者受命於庙,受脤於社,有常服矣。”
杜预 注:“韦弁服,军之常也。”
⒉ 通常之服。
引《南史·齐纪下》:“戎服急装缚袴,上著絳衫,以为常服,不变寒暑。”
宋 苏轼 《赠写御容妙善诗》:“幅巾常服儼不动,孤臣入门涕自滂。”
国语辞典
常服[ cháng fú ]
⒈ 日常穿的便服。
引《南史·卷五·齐废帝东昏侯本纪》:「戎服急装缚裤,上著绛衫,以为常服,不变寒暑。」
宋·苏轼〈赠写御客妙善〉诗:「幅巾常服俨不动,孤臣入门涕自滂。」
反礼服
⒉ 古代军队里所穿的制服。
引《诗经·小雅·六月》:「四牡骙骙,载是常服。」
汉·毛亨·传:「常服,戎服也。」
《左传·闵公二年》:「帅师者受命于庙,受脤于社,有常服矣。」
分字解释
※ "常服"的意思解释、常服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既然是三品带刀侍卫,而且奉旨钦差,就算不穿戴二梁冠冕,素银飘带,练鹊紫绶,森黑幞头的官袍,起码也应该穿着红织金彪常服。
2、着礼服、夏常服时,必须内着配发的衬衣,系配发的领带。
3、心下嗤笑,若真要低调,为何不换件微服私巡的常服,且到了门口才要人高声通报,真是帝皇心计。
4、林萧穿戴完毕走了出来,女孩子们又一阵嘘声,是哪个白痴把联合军海军夏常服设计得那么漂亮的?说反了吧。
5、众人见明月年貌虽小,举止言谈不俗,虽身形娇弱,精气神却很好,因问道:“身体可康健?常服何药?”。
6、3、常服人参蜂王浆、洋参丸、宫宝等补药。
7、据李回忆,起初他向蒋请示,蒋说应穿西装大礼服,他连夜找上海西服店赶制好后,又接到蒋令,“用军常服”。
8、取青葙子30克,女贞子30克,与两个鸡头同煮,常服。
9、身着女军官夏常服,军绿托显了所有的气质,时间孕育了一个母亲特有的身材,虽有风韵,但脸上点存着的岁月所凝历的黄褐斑着实降低了美感。
10、几年后,她终于得到一次机会,在常服采访任务中华丽现身,并且作为一名曾经的极客女孩,她大声呼喊:“我再也不是乔西·盖勒了!”
11、又有少女一十一人,练槌髻,勒帕,常服,或用唐帽、窄衫,手持龙笛、头管、小鼓、筝、蓁、琵琶、笙、胡琴、响板、拍板。
12、谁啊?脊背笔挺,肩膀宽阔,玉树临风,飒爽英姿,叶浩天?她小步的走过去,站在男人的身后,对着镜子里面的人吸吸鼻子,“那啥?其实你穿常服还挺那啥的……”。
13、武德四年(621),唐高祖初定服饰之制,规定了祭服、朝服(又名具服)、公服(又名从省服)、常服(又名燕服)四种服制。
14、本厂新制强身补剂,不敢说包治百病,但常服本剂必能保您精力充沛。
15、常服一字,消食化痰,宽利胸膈,不拘时候。
16、山子穿上常服,发现有些像小人儿书里的古装,喜不自禁的扒拉了几下,衣柜的门后还有一面镜子,山子连忙跑去自己照了照。
17、第三、四、五章结合敦煌壁画资料分别就官员服饰中的冕服、朝服和常服进行了分析。
18、这种服式首先被美国校园接纳,逐渐亦受到上流社会的青睐而成为全球男士的常服。
19、常服人参蜂王浆、洋参丸、宫宝等补药。
20、华庆峰并未穿官服,而是穿着常服,趁衙役一拥而入时,混进杨家。
相关词语
- cháng guī常规
- cháng zú常足
- cháng zūn常尊
- cháng lái cháng wǎng常来常往
- cháng yōng常庸
- fǎn cháng反常
- cháng yǔ常与
- cháng yí常仪
- cháng tú常途
- bān cháng颁常
- cháng lǜ常绿
- cháng wēn常温
- yì cháng异常
- bó cháng伯常
- cháng yóu常尤
- cháng yán常言
- cháng yù常燠
- cháng zhù常住
- cháng tǐ常体
- cháng xù常序
- chēng fú称服
- fú tiè服帖
- fú qì服气
- xìn fú信服
- zá fú杂服
- xiào fú校服
- chū fú出服
- fú shì服侍
- cuò fú挫服
- chūn fú春服
- cān fú餐服
- bù fú不服
- biàn fú便服
- fú yào服药
- bēi fú卑服
- chún fú纯服
- xīn fú kǒu bù fú心服口不服
- hé fú和服
- xīn fú kǒu fú心服口服
- zhàn fú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