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àngjié

仗节


拼音zhàng jié
注音ㄓㄤˋ ㄐ一ㄝˊ

繁体仗節

仗节

词语解释

仗节[ zhàng jié ]

⒈  手执符节。古代大臣出使或大将出师,皇帝授予符节,作为凭证及权力的象征。

⒉  坚守节操。

引证解释

⒈  手执符节。古代大臣出使或大将出师,皇帝授予符节,作为凭证及权力的象征。

《汉书·叙传下》:“博望 仗节,收功 大夏 ;贰师秉鉞,身衅 胡 社。”
唐 裴铏 《赵合》:“但当时时相使余不得仗节出此城,空加一貂蝉耳。”
唐 康骈 《剧谈录·凤翔府举兵讨贼》:“相国仗节训兵,援旗誓众。”

⒉  坚守节操。

《后汉书·吴汉传》:“贼众虽多,非有仗节死谊者也。”
宋 曾巩 《与孙司封书》:“比见朝廷所宠赠南兵以来仗节死难之臣, 宗旦 乃独不与。”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三·马文肃家书》:“慷慨仗节易,从容就义难。吾辈将为其难乎?抑为其易乎?”

分字解释


※ "仗节"的意思解释、仗节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倘若能早生十年…嘿,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节死义,便在今日!…小兄弟乃左大人公子,便代令尊,受了绛这一拜。

2、国家养士一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

3、……累我百官忠孝不能者,世子罪魁也!使我士林无遗类者,世子祸首也!今以正直之德直刺罪魁祸首,纵仗节死义有不力争者,必共击之……

4、烈士之所以异于恒人,以其仗节以配谊也。

5、杨慎在议大礼中站在其父杨廷和一边,为维护皇统仗节死义,但他站在皇帝的对立面,削弱、侵犯了皇权。

6、吉抚怃然道:“我以一部郎,不数年任开府,仗节麾,受恩深重,何敢贪生?今若一战而胜,贼粮可断,逆穴可平,上纾天子的忧思,下解生民的疾苦。

7、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

8、羲与妻贾氏共载,诣子妇卓孔宁家,道次忽逢白鹿车一乘、青龙车一乘、白虎车一乘,从数十骑,皆是朱衣仗节,方饰带剑,辉赫满道。

9、国家养士150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

10、小杨翰林他……他因为率众大臣伏于左顺门撼门而哭,自言仗节死义,被施以廷杖,将要谪戌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