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íjié

持节


拼音chí jié
注音ㄔˊ ㄐ一ㄝˊ

繁体持節

持节

词语解释

持节[ chí jié ]

⒈  拿看旄节。节,旄节,也叫符节,以竹为竿,上缀以旄牛尾,是使者所持的信物(即凭证)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汉者。——《汉书·李广苏建传》

take ancient flag with yak's tail;

引证解释

⒈  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执符节以为凭证。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是日令 冯唐 持节赦 魏尚,復以为 云中 守。”
唐 韩愈 《送殷员外序》:“丞相其选宗室四品一人,持节往赐君长,告之朕意。”
明 张煌言 《曹云霖中丞<从龙诗集>序》:“予亦奉命持节护 张侯军。”

⒉  官名。 魏 晋 以后有使持节、持节、假节、假使节等,其权大小有别,皆为刺史总军戎者。 唐 初,诸州刺史加号持节,后有节度使,持节之称遂废。参阅《宋书·百官志上》、《旧唐书·职官志三》、《新唐书·百官志四下》。

《南史·夷貊传上·林邑国》:“詔以为持节,督缘海诸军事,威南将军, 林邑王。”

⒊  保持节操。

明 李东阳 《赠右谕德谢君序》:“推是以往,则其他日必能持节秉义,不为諛説骫行以负天下,岂独以文章占之哉!”

国语辞典

持节[ chí jié ]

⒈  古代使臣奉命出行,执符节以为凭证,故称出使为「持节」。

唐·韩愈〈送殷员外序〉:「丞相其选宗室四品一人,持节往赐君长,告之朕意。」

如:「持节守志」。

⒉  固守节操。

分字解释


※ "持节"的意思解释、持节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丁巳,使太常邢贞持节拜权为大将军,封吴王,加九锡。

2、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3、叱奴子洪超,颇有学涉,大乘贼乱之后,诏洪超持节兼黄门侍郎,绥慰冀部。

4、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少傅、彭城郡开国公侯莫陈崇,周代魏进封梁国公。

5、长长的街道远处传来了稀奇古怪的声响,刘墨定眼看去,三列青衣人持节开道,引来了一顶雪白色的大轿子,阴气森森,如奔丧一般。

6、中书令张华权略过人,运筹决胜,声誉益盛,名重一时,今为使持节,都督幽州诸军事,领护乌桓校尉、安北将军。

7、使使持节行太常大司农安阳亭侯王邑,赍璧、帛、玄纁、绢五万匹之邺纳聘,介者五人,皆以议郎行大夫事,副介一人。

8、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9、顷之,以勃勃为持节、安北将军、五原公,配以三交五部鲜卑及杂虏二万余落,镇朔方。

10、至于苏武持节牧羊、誓死不降的爱国事迹,更值得我们在羊年重温。

11、实际上,这已经开了魏晋时期将军具有使持节持节、假节三种持节方式的端绪。

12、时赵修延起逆荆州,萧衍遣兵接援,世隆欲令智以功自效,遣智讨之,除使持节、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假骠骑大将军、荆州大都督,进爵为公。

13、刘贺实在给汉昭帝守孝期间,酒肉、歌舞、女色不禁,虏掠民女,汉昭帝先前侍女,27天内命使者持节,从各官署征调供自己享用的物品共1127次。

14、祂并非空自坐在宝座上,或是持节而不理政事。

15、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

16、昨天,窦文涛这样向本报记者谈起与刘海若刚刚搭档主持节目的感受。

17、刘贺“受玺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千一百二十七事”。

18、乙卯,以慕容皝为使持节、大将军、都督河北诸军事、幽州牧、大单于、燕王,备物、典策,皆从殊礼。

19、正在直播间里主持节目的梁滨阳心中不免一震,为了挽救这个濒临绝望的生命,她马上与电台中控室联系,让工作人员尽快通过电话号码找到这位妇女的住所。

20、老夫聊发少年狂,治肾亏,不含糖,锦帽貂裘,千骑用康王!为报倾城随炮灰,300年,九芝堂!酒酣胸胆尚开张,西瓜霜,喜之郎,持节云中,三金葡萄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