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ànjié

变节


拼音biàn jié
注音ㄅ一ㄢˋ ㄐ一ㄝˊ

繁体變節
词性动词


变节

词语解释

变节[ biàn jié ]

⒈  改变节操,向敌人屈服。

投敌变节。

make a political recantation; betray;

⒉  改变立场;叛投对方。

turn one's coat; desert;

引证解释

⒈  改变志节;失节。

《楚辞·九章·思美人》:“欲变节以从俗兮,媿易行而屈志。”
王逸 注:“念改忠直,随谗佞也。”
《隋书·裴矩传》:“于时皇纲不振,人皆变节,左翊卫大将军 宇文述 、内史侍郎 虞世基 等用事,文武多以贿闻。”
叶紫 《山村一夜》:“我不相信这样的一个好的人,会忽然变节!”

⒉  特指女子失去贞操。

清 李渔 《蜃中楼·回宫》:“原来妹子不知我的心事,只説我果然变节,改嫁 涇河。”
叶紫 《星》第三章六:“好像那老婆的变节的身子与剪发的头颅,就停在他的前面般的。”

⒊  谓改变旧习,折节向善。

《汉书·眭弘传》:“﹝ 弘 ﹞少时好侠,鬭鷄走马,长乃变节,从 嬴公 受《春秋》。”
《北齐书·崔肇师传》:“肇师 少时疏放,长遂变节,更成谨厚。”
唐 高仲武 《中兴间气集·苏涣》:“后自知非,变节从学,乡赋擢第,累迁至御史。”

⒋  转换时节。

南朝 梁简文帝 《梅花赋》:“寒圭变节,冬灰徙筩,并皆枯悴,色落摇风。”
唐 孔颖达 《<周易正义>序》:“五行迭终,四时更废,君臣取象,变节相移。”
明 高启 《燕歌行》:“清商变节朱火违,严霜涂庭卉木腓。”

国语辞典

变节[ biàn jié ]

⒈  投降敌人,丧失气节。

《淮南子·主术》:「不为秦楚变节,不为胡越改容。」

叛变

守节

⒉  泛指改变旧有的志向或作为。

《汉书·卷六七·朱云传》:「少时通轻侠,借客报仇。……年四十,乃变节从博士白子友受易,又事前将军萧望之受论语,皆能传其业。」

分字解释


※ "变节"的意思解释、变节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建立了多区变节点压水堆堆芯的数学物理模型。

2、不管有多大困难也不能向朝廷卑躬屈膝,用变节投降的办法,苟安一时。

3、事后查明,这些人都是自首变节分子,是隐藏在党内的毒瘤。

4、江青的案卷,公开的、秘密的,我都全看过了,没有发现江青被捕时有自首变节的问题。

5、更要激励民族气节,反对动摇变节,提高对敌斗争的勇气,树立必胜信念。

6、来吧,我的仆役,让这个变节者获得应有的惩办!

7、1924年5月,在北京被北洋军阀政府逮捕,变节自首。

8、汉江阻击战后,国民*党当局以己之心度人之腹,其报纸喉舌纷纷鼓噪:“曾泽生的变节部队被共*匪蓄意牺牲掉了!”。

9、艺术制作的的动力忙着为变节下定义。

10、我会烧了他,以示北境我是如何处理叛徒和变节者的。

11、这使大家深受教育,绝大多数难友们认识到“悔过书”这张纸是决定自己是英雄还是变节分子的“试金石”。

12、楚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以穷困而变节

13、又因必经之路须翻越此处丛山峻岭,因此下来密函恳请归云观变节同盟共商大事。

14、换言之,即使方先觉变节投敌,但概不承认,概予否认。

15、为何旧知己在最后,变不到老友,不知你是我敌友已没法望透,被推着走跟着生活流,来年陌生的,是昨日最亲的某某,生死之交当天不知罕有,到你变节了至觉未够,多想一天彼此都不追究。

16、在这种情况下,有三分之一的乡民主政权垮台了,十五个正副乡长相继自首变节

17、就是这篇文章,提出“八个‘为什么’”,定了***八大罪状,其中“指使别人自首变节”就是一条。

18、他牺牲后,保卫同盟最高指挥部的重担基本落在纳拉指挥官及其著名的变节者飞翔大队。

19、, “文革”前夕与“文革”中,“变节自首”、“叛徒自白”的谬说,导致了席卷全国的“讨瞿”行动。

20、周一,八名利比亚军官变节投向意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