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ǎo zhì
注音ㄘㄠˇ ㄓˋ
⒈ 草拟制书。
⒈ 草拟制书。
引《新唐书·薛元超传》:“省中有盘石, 道衡 为侍郎时,常据以草制, 元超 每见輒泫然流涕。”
《宋史·朱胜非传》:“建炎 改元,试中书舍人兼权直学士院。时方草创,胜非凭败鼓草制,辞气严重如平时。”
明 王琼 《双溪杂志》:“凡草制纂修等事,惟翰林院掌之。”
1、也可能始于夏娃第一次搽上青草制的化妆品使自己更漂亮。
2、崂山绿石,天然珍珠,精巧的草制工艺品,更受旅游者的青睐。
3、安乐恃宠骄恣,卖官鬻狱,势倾朝廷,常自草制敕,掩其文而请帝书焉,帝笑而从之,竟不省视。
4、或许这些卫生习惯始于亚当第一次洗澡梳头去赴夏娃的约;也可能始于夏娃第一次搽上青草制的化妆品使自己更美丽。
5、该展览包括旨在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物品,体现出了环保意识,其中包括“涟漪”喷泉,草制屋顶和光辐射楼板。
6、它在最早期的中国植物论文被提及到,这追溯到大约西元前2800年,也在埃及纸草制的纸和圣经里中。
7、帝王通过召对、会议、奏章、票拟、草制等形式,广泛咨询顾问的意见,为决策提供方案和依据。
8、椎髻卉裳,,椎状的发髻,草制的衣裳。多为边远、未开化地区人的妆饰,因亦借指边远、未开化地区的人。
9、草垫、草篮、草扇、草席、草制玩具等数百种花色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