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nì qíng
注音ㄋ一ˋ ㄑ一ㄥˊ
⒈ 隐瞒真情。
⒈ 隐瞒真情。
引《左传·襄公十八年》:“范宣子 告 析文子,曰:‘吾知子,敢匿情乎?’”
《汉书·王莽传上》:“﹝ 王莽 ﹞尝私买侍婢,昆弟或颇闻知, 莽 因曰:‘后将军 朱子元 无子, 莽 闻此儿种宜子,为买之。’即日以婢奉 子元。其匿情求名如此。”
三国 魏 嵇康 《释私论》:“是故言君子,则以无措为主,以通物为美;言小人,则以匿情为非,以违道为闕。”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西域用兵始末》:“事闻,上以额駙匿情不奏,欲立正典刑。”
⒈ 隐瞒实情。
引《左传·襄公十八年》:「吾知子,敢匿情乎?」
三国魏·嵇康〈释私论〉:「言小人则以匿情为非,以违道为阙。」
1、派驻干部对党风廉政问题该发现没有发现就是失职,发现问题匿情不报、不处理就是渎职。
2、要加强对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问题该发现没有发现就是失职,发现问题匿情不报、不处理就是渎职。
3、为搞好关系“匿情不报”,党风廉政建设。
4、健全派驻机构负责人与驻在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廉政谈话、约谈、问责制度,对党风廉政建设问题该发现没有发现就是失职,发现问题匿情不报、不处理就是渎职。
5、对匿情不报、压案不查的,严肃追究有关领导责任。
6、对匿情不报、压案不查的,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责任。
7、对党风廉政问题该发现没有发现就是失职,发现问题匿情不报、不处理就是渎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