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íngtài

情态


拼音qíng tài
注音ㄑ一ㄥˊ ㄊㄞˋ

繁体情態


情态

词语解释

情态[ qíng tài ]

⒈  情状。

可鄙可厌的情态。
各具情态。——明·魏学洢《核舟记》

state of affairs;

⒉  神态。

是个女儿便有个女儿情态。

expression; bearing;

⒊  人情和态度。

道尽世人情态。

human relationship and bearing;

⒋  娇媚的神态。

仙子多情态。

charming bearing;

引证解释

⒈  犹情状。

《韩非子·二柄》:“人主欲见,则羣臣之情态得其资矣。”
陈奇猷 集释:“情态,谓表见於行为之情状。”
《列子·黄帝》:“太古神圣之人,备知万物情态。”
清 陈天华 《警世钟》:“八股以外没有事业,五经以外没有文章,这一种可鄙可厌的情态,极顽极固的説话,也不用怪。”
郑振铎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例言》:“在那些可靠的来源的插图里,意外的可以使我们得见各时代的真实的社会的生活的情态。”

⒉  神态。

南朝 齐 萧子良 《言台使表》:“凡此辈使人,既非详慎勤顺,或贪险崎嶇,要求此役,朝辞禁门,情态即异,暮宿村县,威福便行。”
《宾退录》卷六引 宋 路德延 《孩儿诗》:“情态任天然,桃红两颊鲜,乍行人共看,初语客多怜。”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四:“诗写雏姬情态易,写雏伶情态难。”
《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除了那班天日不懂麻木不仁的姑娘外,是个女儿便有个女儿情态。”

⒊  人情与态度。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只这两句言语,道尽世人情态。”

⒋  娇媚的神态。

唐 孙棨 《北里志·王苏苏》:“洞中仙子多情态,留住 刘郎 不放归。”
瞿秋白 《赤都心史》四三:“‘跳舞剧’的题目不适于我们今日的生活:情态的诱媚,英雄气概的短少。”

国语辞典

情态[ qíng tài ]

⒈  情状、形态。

《列子·黄帝》:「太古神圣之人,备知万物情态。」
《韩非子·二柄》:「人主欲见,则群臣之情态得其资矣。」

分字解释


※ "情态"的意思解释、情态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写出去情态动词理论可能的理论。

2、上部连着一株青玉雕成的繁茂大树,支撑着十五个灯盏,灯盏错落有致,枝上饰有游龙、鸣鸟、玩猴等,情态各异,妙趣横生。

3、政治在飘摇板荡的境况当中,则政治的操作情态极易使人失望,患得患失,夤缘攀附,奔竞倾轧,既成事实。

4、没有。就是把情态动词提前。

5、若云是因谋事不成,故而闷闲,遂乘一时之兴起,乃将游戏笔墨,摹写几段人世情态,不求其传奇映世,聊以自娱耳。

6、英语情态助动词有无时态形式?。

7、周斌分析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在书法创作过程中,有“虚静态”和“炽情态”两种心态。

8、此外,古籀、方篆、汉隶等的生拙、厚重则给了他更多的艺术启示,杨涛书法中的这两种形态,正好是代表了中国古典书法最具情态的方面。

9、也许我们可以这样说:真正的情态研究才刚刚起步。

10、也许,因为有了他对新野猴戏细致入微的观察,有了新野猴戏中活龙活现的猴子情态,才有了神话力作《西游记》中招人喜爱的猴王形象。

11、就舞蹈语汇而言,大致可分为外部形态动作和内部情态两个部分。

12、古朴典雅的商彝周鼎、情态各异的彩绘陶俑、色彩斑斓的三彩马驼、纯洁温润的玉制饰品等遗物,再现当时生活场景。

13、语气词是满语虚词的一类,是本身没有词汇意义,表示句子各种语气,或为句子成分增加情态意义的词。

14、情态动词与否定词连用可构成否定句。

15、在人际功能方面着重从语气系统、情态隐喻和重复方面进行论述。

16、不,不是你的情态(这个你已经知道了),而是动词的情态

17、情态意义是长期以来逻辑学、哲学、特别是语言学一直在探讨的问题之一。

18、俄语和汉语中的一些空间关系词汇积极参与着向体范畴、时间范畴和情态范畴转化的语法化进程,这为语法化理论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19、并在这章末尾介绍了传统语言学家对语气和情态的研究,与第二章韩礼德的观点形成对比。

20、在活动三里面,王小姐用一些情态动词来作出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