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思明

词语解释
史思明[ shǐ sī míng ]
◎唐代宁夷州突厥族人。因战功为安禄山所亲信,官至平卢兵马使。安禄山叛乱,他率军南下攻取河北地区,被任为范阳节度使。安庆绪杀安禄山称帝,他一度降唐,后起兵再叛。公元759年于魏州(今河北大名东北)称大圣燕王。进兵援安庆绪,解邺城之围。继又杀安庆绪,还范阳,称大燕皇帝。出兵攻占洛阳及附近州县。后被其子史朝义所杀。
国语辞典
史思明[ shǐ sī míng ]
◎人名。(?~西元761)本名窣干,唐玄宗赐名思明,为唐朝宁州的夷人,突厥族。骁勇有才略,安禄山起兵造反时,史思明受命攻略河北。后安禄山为其子庆绪所杀,思明则杀庆绪而自立为大燕皇帝,不久亦为其子史朝义所杀。
分字解释
※ "史思明"的意思解释、史思明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再后来李亨密谋杀掉降将史思明,阴谋败露,史思明再度叛变,李亨儿子李豫效法父亲的做法以相同条件向回纥乞援,回纥军队收复洛阳,再一次用旧法洗劫了这个伟大的东都。
2、铜币名。唐上元元年(760),史思明据东都洛阳后,铸“得一元宝”钱,径一寸四分,以一当“开元通宝”之百。既而钱恶,又以为“得一”之名不吉,改名“顺天元宝”。
3、得壹元宝制作工整,钱径约3.5厘米,重12.5克左右。其背面一般都有月纹。其中,穿上、下、左、右皆铸有月纹之币,尤为鲜见。据说,星月纹寓意“进步”和“成功”。史思明想讨吉利,在钱币上铸月纹,但封建割据不是历史的进步,更不会获得真正的成功,其最终的失败下场,倒又为这枚古钱增添了一点历史讽刺的色彩。
4、颜杲卿当初和严庄曾经为了库存粮食数目曾经闹翻过,这倒是真的,史思明还亲自裁判,两人各打五十大板,这件事,知道的人很多。
5、是日,郭子仪、李光弼及史思明战于嘉山,败之。
6、于是两位大将在嘉山(今河北定县)摆开了战场,布好战阵,史思明等叛将也列阵而至,一场大战随即发生。
7、安史之乱时,他固守饶阳,被史思明攻破后宁死不降,被史思明用大锯杀害,后被安葬于此。
8、于是,郭子仪、李光弼分别率领军队出城,叛军仓皇逃离,在嘉山,唐军和史思明进行了一场大战。
9、他见过史思明能用内力把酒给葛勒逼热,这一手内功自己就不及,所以一上来并不比内力,而是展开身形,进行游斗。
相关词语
- fén shǐ坟史
- pān shǐ潘史
- mǎ shǐ马史
- jì shǐ祭史
- máng shǐ盲史
- qián shǐ前史
- dà shǐ大史
- bài shǐ稗史
- shǐ qiān史迁
- fèng shǐ凤史
- jiān shǐ监史
- diǎn shǐ典史
- cí shǐ词史
- nèi shǐ内史
- shǐ shī史诗
- shǐ wén史文
- nǚ shǐ女史
- tài shǐ太史
- bān shǐ班史
- shū shǐ书史
- sī niàn思念
- biān sī边思
- dá sī达思
- chí sī驰思
- qíng sī情思
- zhān sī瞻思
- bào sī抱思
- cún sī存思
- sī cháo思潮
- wén sī文思
- gòu sī构思
- xiāng sī相思
- gé sī格思
- chōu sī抽思
- yì yì sī sī意意思思
- huí sī回思
- cháng sī长思
- níng sī凝思
- chén sī尘思
- fù sī复思
- míng wén明文
- míng táng明堂
- míng dēng明灯
- míng liǎo明了
- míng míng dé明明德
- míng ài明暧
- míng zhì明治
- míng àn明暗
- míng xīn明心
- míng chì明勑
- míng zhì明志
- míng zhe明着
- zhēn míng贞明
- lěi lěi míng míng磊磊明明
- míng lǐ明理
- míng xì明细
- jiǎn míng简明
- míng zǎo明早
- míng qīng明清
- kūn míng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