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史思明史思明的意思
shǐmíng

史思明


拼音shǐ sī míng
注音ㄕˇ ㄙ ㄇㄧㄥˊ

史思明

词语解释

史思明[ shǐ sī míng ]

唐代宁夷州突厥族人。因战功为安禄山所亲信,官至平卢兵马使。安禄山叛乱,他率军南下攻取河北地区,被任为范阳节度使。安庆绪杀安禄山称帝,他一度降唐,后起兵再叛。公元759年于魏州(今河北大名东北)称大圣燕王。进兵援安庆绪,解邺城之围。继又杀安庆绪,还范阳,称大燕皇帝。出兵攻占洛阳及附近州县。后被其子史朝义所杀。

国语辞典

史思明[ shǐ sī míng ]

人名。(?~西元761)​本名窣干,唐玄宗赐名思明,为唐朝宁州的夷人,突厥族。骁勇有才略,安禄山起兵造反时,史思明受命攻略河北。后安禄山为其子庆绪所杀,思明则杀庆绪而自立为大燕皇帝,不久亦为其子史朝义所杀。

分字解释


※ "史思明"的意思解释、史思明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再后来李亨密谋杀掉降将史思明,阴谋败露,史思明再度叛变,李亨儿子李豫效法父亲的做法以相同条件向回纥乞援,回纥军队收复洛阳,再一次用旧法洗劫了这个伟大的东都。

2、铜币名。唐上元元年(760),史思明据东都洛阳后,铸“得一元宝”钱,径一寸四分,以一当“开元通宝”之百。既而钱恶,又以为“得一”之名不吉,改名“顺天元宝”。

3、得壹元宝制作工整,钱径约3.5厘米,重12.5克左右。其背面一般都有月纹。其中,穿上、下、左、右皆铸有月纹之币,尤为鲜见。据说,星月纹寓意“进步”和“成功”。史思明想讨吉利,在钱币上铸月纹,但封建割据不是历史的进步,更不会获得真正的成功,其最终的失败下场,倒又为这枚古钱增添了一点历史讽刺的色彩。

4、颜杲卿当初和严庄曾经为了库存粮食数目曾经闹翻过,这倒是真的,史思明还亲自裁判,两人各打五十大板,这件事,知道的人很多。

5、是日,郭子仪、李光弼及史思明战于嘉山,败之。

6、于是两位大将在嘉山(今河北定县)摆开了战场,布好战阵,史思明等叛将也列阵而至,一场大战随即发生。

7、安史之乱时,他固守饶阳,被史思明攻破后宁死不降,被史思明用大锯杀害,后被安葬于此。

8、于是,郭子仪、李光弼分别率领军队出城,叛军仓皇逃离,在嘉山,唐军和史思明进行了一场大战。

9、他见过史思明能用内力把酒给葛勒逼热,这一手内功自己就不及,所以一上来并不比内力,而是展开身形,进行游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