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司

词语解释
有司[ yǒu sī ]
⒈ 指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
例陛下可将彼家属送有司问罪。——《三国演义》
召有司案图。——《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诸葛亮《出师表》
授之于有司。——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英official;
引证解释
⒈ 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
引《书·大禹谟》:“好生之德,洽于民心,兹用不犯于有司。”
汉 桓宽 《盐铁论·疾贪》:“今一二则责之有司,有司岂能缚其手足而使之无为非哉?”
唐 柳宗元 《与太学诸生喜诣阙留阳城司业书》:“﹝太学生﹞有凌傲长上,而誶駡有司者。”
元 《日损斋笔记·辨史》:“自 元鼎 以前之‘元’,皆有司所追命也。”
吴晗 《朱元璋传》第三章三:“几十年来的 元 君荒淫,有司毒虐,天下兵起,中原之民,久无所主。”
国语辞典
有司[ yǒu sī ]
⒈ 官员。职有专司,故称为「有司」。
引《文选·诸葛亮·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红楼梦·第六八回》:「著他写一张状子,只管往有司衙门中告去。」
分字解释
※ "有司"的意思解释、有司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又立祠墓所,名曰旌功,命有司春秋致祭。
2、顺帝也为所迷,派有司从严鞫讯,二日中传考四狱,狱吏劝诩自裁,诩奋然道:“宁伏欧刀,表示远近,不愿轻自捐生!”。
3、凶年饥岁 ,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
4、有司数请濞罪,孝文皇帝宽之,欲其改行为善。
5、陛下既使有司验之,又使品官继往,岂大臣不足信于品官乎!臣请先就黜免。
6、舅氏一门俱就国封,四时陵庙无助祭先后者,朕甚伤之,其令许侯思愆田庐,有司勿复请,以慰朕渭阳之情。
7、东事孔棘,有司惟顾军兴,征督如故,民不能供,道殣相望。
8、寻晋元北面称臣于愍帝,烝尝奉荐,亦使有司行事。
9、永言弘济,明发载怀,虽制令亟下,终莫征劝,而坐望滋殖,庸可致乎!有司其班宣旧条,务尽敦课。
10、庚午,有司言武功男子史永遵与从父昆弟同居,上嘉之,赐物一百段,米二百石,表其门闾。
11、这句歌词一定给了近藤有司一个很棒的点子.
12、秦之有司,负秦之法度;秦之法度,负圣人之法度。
13、岂可伤悲?所赖有司秉德政,遍访民间,以寻落榜而不落志者,以求其不羁之才,闪光之处。
14、臣负衅婴罚,偷生人壤,幸及宽政,待罪有司,敢以漏刻视息,披露肝胆。
15、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四恶)”。
16、臣恐有司卒然见构,衔恨蒙枉,不得自叙,使后世论者擅以陛下有所比方,宁可复使子孙追掩之乎!谨诣阙伏待重诛。
17、康熙十二年癸丑,诏征山林隐逸,有司推荐,辞不赴。
18、比年寇盗剽劫居民,土豪备私钱集社户,防捍有劳,有司不为上闻推恩,破家无所依归,势必从贼。
19、有司按验浩,取秘书郎吏及长历生数百人意状。
20、有司奏壹大辟,或以为宜加焚裂,用彰元恶。
相关词语
- yǒu lǐ yǒu jù有理有据
- yǒu tóu yǒu nǎo有头有脑
- gù yǒu固有
- yǒu qián yǒu shì有钱有势
- yǒu gēn yǒu miáo有根有苗
- hán yǒu含有
- yǒu láo yǒu yì有劳有逸
- yǒu lì yǒu bì有利有弊
- dú yǒu独有
- yǒu shǐ yǒu zú有始有卒
- zhū yǒu诸有
- yǒu kuì有愧
- fù yǒu富有
- yǒu zàn yǒu tán有赞有弹
- yǒu lái yǒu wǎng有来有往
- yǒu tóu yǒu liǎn有头有脸
- qiáng yǒu fèngbì yǒu ěr墙有缝,壁有耳
- guó yǒu国有
- qiáng yǒu fēngbì yǒu ěr墙有风,壁有耳
- yǒu mù yǒu有木有
- liù sī六司
- sī tiān司天
- sī tú司徒
- sī qiǎo司巧
- sī jī司机
- cūn sī村司
- jì sī计司
- sī wēi司危
- gōng sī公司
- sī wén司文
- jiù sī旧司
- sī mìng司命
- sī shèn司慎
- biān sī边司
- sī nóng司农
- sī zhǎng司长
- bān sī班司
- sī wèi司味
- nán sī南司
- chú sī厨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