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

都督


拼音dū du
注音ㄉㄨ ˙ㄉㄨ

都督

词语解释

都督[ dū du ]

⒈  总兵。古代的军事长官。清初总兵一般都兼都督。同知、都督佥事官衔。民国初年各省也设有都督,兼管民政。

马副使鸣騄?徐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清·全祖望《梅花岭记》

governor of province; military governor;

⒉  统率。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command;

引证解释

⒈  总领,统领。

《三国志·吴志·鲁肃传》:“后 备 诣京见 权,求都督 荆州,惟 肃 劝 权 借之,共拒 曹公。”
《南史·齐豫章文献王嶷传》:“会 魏 军动,詔以 嶷 为 南蛮 校尉、 荆 湘 二州刺史,都督八州。”

⒉  三国 时,帐下领兵者即称都督,犹后世的卫队长。 《三国志·蜀志·张飞传》:“临发,其帐下将 张达、范彊 杀 飞,持其首,顺流而奔 孙权。

飞 营都督表报 先主,先主 闻 飞 都督之有表也,曰:‘噫! 飞 死矣。’”
《三国志·吴志·甘宁传》:“寧 先以银盌酌酒,自饮两盌,乃酌与其都督。”

⒊  古代的军事长官。

《晋书·职官志》:“江 左以来,都督中外尤重,唯 王导 等权重者乃居之。”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赵 相初除都督。”

⒋  民国 初为各省军政长官。

鲁迅 《朝花夕拾·范爱农》:“五天后便见报,开首便骂军政府和那里面的人员;此后是骂都督,都督的亲戚,同乡,姨太太。”

国语辞典

都督[ dū dū ]

⒈  统领。

《三国志·卷五四·吴书·鲁肃传》:「后备诣京见权,求都督荆州,惟肃劝权借之,共拒曹公。」

⒉  职官名。汉末始有此称。三国时置都督诸州军事,或领刺史,以大都督及都督中外诸军权位最重。晋、南北朝以后因之,名称或稍更异,大抵掌理军事及边防重镇。唐中叶以后,以节度使代之,都督之名遂废。元置大都督府,统领诸卫。明改元之枢密院为大都督府,制与元同,然非晋唐旧制。

⒊  民国初年各省军政长官的称呼。

英语(army)​ commander-in-chief (archaic)​, provincial military governor and civil administrator during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era (1911-1949 AD)​

德语militärischer Gouverneur einer Provinz (Eig, Mil)​

分字解释


※ "都督"的意思解释、都督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都督,我奉太师之令名你快速赶到洛阳,和太师一起迁都长安!

2、萧公刚刚升了太尉、都督,恐怕一二年间不容移官,况且,吉梦也未必应在旦夕。

3、当即用尹大都督奖励的银圆到外面饱餐一顿。

4、附近的彩号们看到朱都督向自己致意,纷纷努力从地上抬起半个身子,扯开嗓子回应。

5、却说左都督田尔耕奉令挂帅,南征泗州府朱家庄。

6、少有大志,后尚公主,拜驸马都督,至徐州刺史,累立战功,抚纳降附,甚得众心。

7、承党人及军、学界多数同志推戴兄弟为都督,我无德无学,何能担此大任。

8、重庆起义前夕,重庆同盟会支部在拟定重庆蜀军政府都督人选时,杨沧白等拟请李湛阳出来担任蜀军政府都督,李湛阳却婉言谢辞。

9、红旗报捷!是红旗报捷!都督得胜了!我们胜了!快,快,快报于贺兰将军得知!

10、此乃末将一念之私,请都督务必成全!

11、1911年10月31日湖南发生兵变,焦达峰、陈作新被杀,谭延闿继任都督

12、大都督,我看像秦陆这等猛将不需要多少兵卒就能应付,预祝大都督马到成功!

13、都督请放心,我那逆子奴寇儿虽然还有一万兵马屯驻在开阳,但只要小老儿能够现身于开阳城下,奴寇儿定然开城迎接都督的大军……

14、江北百万之众,虎踞鲸吞,不争都督如此?傥曹兵一至,如之奈何?

15、不敢烦劳都督,小民此次前来,就是请都督传令打开城门,放小民一行人出去,小民有些要事,回城后必然厚谢都督大人!

16、时任湖北都督段芝贵,联合政界齐聚他的督署,遥祝大总统袁世凯“福寿无疆”。

17、且说孔明偶来江边,闻说玄德来此,与都督相会,吃了一惊,急入中军帐,窃看动静。

18、“总统府得电,都督赵秉钧今早八时痰厥,十二时死。【造句 网】

19、大都督库狄于率诸将前驱,齐献武王总众继进。

20、都督俭事正留守都指挥使袭封衍行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