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áo

衣袍


拼音yī páo
注音一 ㄆㄠˊ

衣袍

词语解释

衣袍[ yī páo ]

⒈  袍子,长外衣。

⒉  泛指衣服。

⒊  古代指覆盖在棺材外面的布罩。

引证解释

⒈  袍子,长外衣。

《后汉书·杨彪传》:“﹝ 魏文帝 ﹞赐几杖衣袍,因朝会引见,令 彪 著布单衣、鹿皮冠,杖而入,待以宾客之礼。”
唐 孟郊 《立德新居》诗:“晓碧流视听,夕清濯衣袍。”

⒉  泛指衣服。

沈从文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引言》:“目下实物图像材料反映虽较具体,仍只能说是点点滴滴。但基本式样,也可说已能把握得住。如衣袍宽博属于社会上层;奴隶仆从,则短衣紧袖口具一般性,又或与历来说的胡服有些联系。”

⒊  古代指覆盖在棺材外面的布罩。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今,富者绣墙题凑;中者梓棺楩椁;贫者画荒衣袍,繒囊緹橐。”

国语辞典

衣袍[ yī páo ]

⒈  袍子。

唐·孟郊〈立德新居〉诗一〇首之四:「晓碧流视听,夕清濯衣袍。」
《三国演义·第三四回》:「行不数步,马前蹄忽陷,浸湿衣袍。」

分字解释


※ "衣袍"的意思解释、衣袍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如霜的雪色衣袍,宽广的长袖口有一道妖治的艳红色连云花纹,长长的银发在风中凌乱飞舞,毫无瑕疵的脸宠俊美绝伦,一双银色的眼眸如月下一河潋滟的水,清泠而深邃,眉间一弯绯色的月牙印记衬得整张面容显出几分高贵与张扬傲然之气。

2、美丽的直牙,真正好看的衣袍,鸟儿们浸泡在石油里。

3、三千青丝流星飞扬,盖鞋的紫色衣袍飘起,藏怒宿怨的她跃身而下,玉臂亮出,一掌直冲洪夜胸口。

4、菊花仙子也毫不示弱,它们争奇斗艳。有的穿上了紫色的连衣裙,有的穿上了雪白的花裙子,有的穿上红彤彤的衣袍,还有的穿上了金黄的晚礼服。

5、青衿缠绕玉颈之上,紫色衣袍上,手工绣制的金色牡丹,拥簇其中。

6、凡是今日我未经省思而用的衣袍

7、沐倾颜失神地走在路间,夏日的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空隙洒在一袭粉色耦边广袖衣袍上,晕开层层的迷离光晕,随着慢悠悠的步伐靡丽摇曳着。

8、理了理衣袍上的折纹,楚皓从宽大的衣袖中拿出一根发簪,面无表情道:你不提,我还差点忘了,这是你失败的赌注,我取了。

9、其实许雷是不是富家子弟她早就知道答案了,哪有富家子弟一字不识的,哪有富家子弟穿着最华贵的衣袍却难掩痞匪之态的。

10、旗袍,满语称“衣介”。古时泛指满洲、蒙古、汉军八旗男女穿的衣袍

11、布袋猴又顺着衣袍爬到李翊肩上,正和李翊一起喷云吐雾。

12、着此衣袍,夜晚行动犹如浮光掠影。

13、先生……昨年冬日,民妇损坏他人一件贵重衣袍,幸得先生仁德良善,为民妇解困救急……民妇家中自己种得一些时令青蔬,这些胡瓜(黄瓜)还请先生笑纳……

14、在其身后,身着黑色衣袍的阴鸷老者紧绷着枯瘦的脸庞,死死的盯着洛风手中的风痕剑。

15、半山腰的山凹,林枫挥汗如雨,用一把比他还高的锄头,在那荒芜的灵田中,翻土、收捡田里长出的野草、树根,忙得不予乐乎,汗水早就浸透了衣袍

16、不一会儿,一穿着灰色的衣袍的少年从远处走来,速度十分惊人,动如脱兔。

17、田野穿上绯红色的衣袍

18、两人都很警惕,打量眼前这位,身着紫色衣袍,看起来大约四十岁,身形较为瘦弱,却精神百倍。

19、小翠儿这才大梦方醒,双手轻颤,拿过了怡宁给她的衣袍

20、披头散发的他眼神呆滞,动作僵硬,满身是血的衣袍早就破烂不堪,沉重的脚链将其双脚紧紧铐住,脚腕处均已磨地血肉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