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ù yù
注音ㄕㄨˋ ㄩˋ
繁体庶獄
⒈ 诸凡刑狱诉讼之事。
⒈ 诸凡刑狱诉讼之事。
引《书·立政》:“庶狱庶慎,惟有司之牧夫是训用违。”
蔡沉 集传:“庶狱,狱讼也。”
《后汉书·顺帝纪》:“寇盗肆暴,庶狱弥繁。”
宋 陆游 《谢赦表》:“四方万里,尚忧庶狱之亡辜。”
《清史稿·高宗纪一》:“四月甲子,以旱命刑部清理庶狱。”
1、因而主张“大选县公,平庶狱,宽征役,绝请谒,黜贪墨”。
2、,庶狱明则国无怨民,枉直当则民无不服,未有徵青蝇之浮声,信浸润之谮诉,可以允?四海,惟清缉熙者也。
3、庶狱明则国无怨民,枉直当则民无不服,未有徵青蝇之浮声,信浸润之谮诉,可以允?四海,惟清缉熙者也。
4、臣惧有司未详其事,如复诛戮,益失民望,乞垂天恩,原赦莹罪,哀矜庶狱,清澄刑网,则天下幸甚!
5、纠折庶狱,究其奸回,出内惜慎,忧国如家。
6、陛下昧旦丕显,求民之瘼,明断庶狱,无倦政事,理出群心,泽谣民口,百姓翕然,皆自以为遇其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