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ěng

讽喻


拼音fěng yù
注音ㄈㄥˇ ㄩˋ

繁体諷喻


讽喻

词语解释

讽喻[ fěng yù ]

⒈  用委婉的言语劝说。

advise; admonish;

⒉  一种修辞手段,借说故事来表明事理。

parable; allegory;

引证解释

⒈  见“讽諭”。

分字解释


※ "讽喻"的意思解释、讽喻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可能是某人以讽喻的口气,刻下此话暗示文化的死亡。

2、该诗的喜剧讽喻法是显而易见的。

3、在我们眼中,令人著迷的艺术作品需要一点讽喻,特别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思!

4、这本书是最佳的讽喻小说之一,揭示了19世纪俄国分崩离析的本质。

5、这是一本最优秀的讽喻小说,阐释了19世纪俄国没落的本质。

6、这是一种对话语无效性的讽喻,被语言以准确聪明的方式呈现出来。

7、正当我欣赏远处美丽的帆影时,耳畔响起一位哲人的讽喻:朋友,走近了你就知道,即使在最美丽的帆船上也有着太多琐屑的噪音。

8、后来人们根据这个笑话引申出"郑人买履"这句成语,讽喻那些只相信教条,不顾客观实际的人。

9、不过在此类讽喻性质的科幻小说中的一些细枝末节里你却能够发现一些预测惊人的准确。

10、她后期的小说,包括《风中绿李》与《约定》,以讽喻的手法生动再现了普通大众的残酷遭遇。

11、这本书是对拉丁美洲历史的一种讽喻

12、诗人通过古代月中折桂为登科之典,讽喻只有“假羽翰”。

13、本文主要研究其中比喻与讽刺相结合的讽喻翻译。

14、第一,传统的中国文化讲究“诗以言志,文以载道”,比较注重批判、审美、教育、讽喻的功能,到现在,这些功能还是需要的。

15、作者神奇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寓言的笔法,特别是杰出的讽喻方式使作品享誉世界文坛;

16、搜索引擎可以过滤掉那些煽动性的关键词及其组合,但是它仍然无法察觉到隐喻,讽喻,微妙的影射,讥讽,甚至是词组的非常规使用。

17、张文认为“元和体”应包括元白讽喻诗.

18、中国传统文论中有所谓“变风变雅”“美刺”“讽喻”“讽谏”“不平则鸣”等等主张,就是在主张文学的反思和批判功能。

19、以自然风景为主题,有时含有讽喻意义的作品.

20、二世纪的诺斯替派使用希伯莱和基督宗教的作品,使用讽喻的方式去从它们那里散发出诺斯替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