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服


拼音yú fú
注音ㄩˊ ㄈㄨˊ

繁体魚服

鱼服

词语解释

鱼服[ yú fú ]

⒈  鱼皮制的箭袋。服,通“箙”。

⒉  鱼形。晋潘岳《西征赋》:“彼白龙之鱼服,挂豫且之密网。”后以喻帝王或贵人微服。

引证解释

⒈  鱼皮制的箭袋。服,通“箙”。

《诗·小雅·采薇》:“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孔颖达 疏:“以鱼皮为矢服,故云鱼服。”
南朝 梁 江淹 《横吹赋》:“贝胄象弭之威,织文鱼服之容。”
金 冯延登 《射虎得山字》诗:“柳营共许千人敌,鱼服仍餘一矢还。”

⒉  鱼形。参见“白龙鱼服”。

晋 潘岳 《西征赋》:“彼白龙之鱼服,挂 豫且 之密网。”
后比喻帝王或贵人微服。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壶史》:“﹝陛下﹞若尽臣术,必怀璽入人家,将困于鱼服也。”
清 钱谦益 《太祖实录辨证一》:“人知 滁阳(郭子兴 )能识真主于鱼服之中,不知皆次夫人启之也。”

国语辞典

鱼服[ yú fú ]

⒈  用鱼兽的表皮所做成的箭袋。

《诗经·小雅·采薇》:「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⒉  白龙化为鱼形,为渔人豫且所射。见汉·刘向《说苑·卷九·正谏》。后比喻贵人微行 而遇险。

《文选·张衡·东京赋》:「白龙鱼服,见困豫且。」

分字解释


※ "鱼服"的意思解释、鱼服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白龙鱼服,靖一方安平;设瞒天大局,斩断伸向华夏经济的黑手;以悲壮情怀,劈开:对上不对下、能上不能下、瞒上欺下的官场堡垒;秉慧质兰心,解读诸多社会热点。

2、皇室长皇子为了改革理念,毅然放弃皇位,化名叶重,白龙鱼服,潜身武林,创立博陵叶氏。

3、李玄景这才放下心来,自己白龙鱼服到大林寺来,不就是为了此事的吗?殿下身怀朝廷安危,就是殿下不亲自前来,一纸书信相招,我大林寺也会全心全意辅佐殿下。

4、古时的那种白龙鱼服私访民间的清官形象,常常闪现在我的脑际。

5、你本身就不擅长武力,身边又不带强力的警卫,白龙鱼服,自然难免尴尬,今后,却是要多加注意了。

6、老爷子,虽然白龙鱼服,但龙终究是龙。

7、弟贵为九五之尊,*理大宋河山,主宰亿万厮民,乃竟白龙鱼服,布衣微行,终遭小人荼毒,不幸先兄而逝。

8、甭管什么事情,只要是发生在长安城的,几乎都瞒不过李二的耳目,就在三个人打的正激烈的时候,身着白龙鱼服的李二也是出现在了小院的门外。

9、白龙鱼服:帝王将相,欲体察民意,白龙鱼服不可或缺。

10、只愿做一个为民请命的真仁记!第1卷破茧成蝶,第2卷初生牛犊,第3卷藏龙卧虎,第4卷厉兵秣马,第5卷与狼共舞,第6卷白龙鱼服

11、白龙鱼服,靖一方安平;设瞒天大局,斩断伸向华夏经济的黑手;以悲壮情怀,劈开:对上不对下、能上不能下、瞒上欺下的官场堡垒;秉慧质兰心,解读诸多社会热点。

12、权翰林穿着儒衣,正似白龙鱼服,掩着口只是笑,连权忠也笑。

13、随便走走而已,见此处人来人往的分外热闹,便停下来看看,不想却碰到陛下做白龙鱼服之行。

14、然白龙鱼服,有豫且之祸;海若潜游,罹葛陂之酷,深愿陛下清宫跸路,思二神为元鉴,不可忽天下之重,轻行斤斧之间。

15、这公子,白龙鱼服,帽嵌玳瑁宝珠,衣饰金丝銮缕,眼是三角丹凤,面是脂粉扑红,两名侍从威风凛凛分站两旁,甚是威严。

16、你天生尊贵,不在自己长辈跟前好好呆着专心修炼,却白龙鱼服,来这滚滚尘世里打滚。

17、想法才刚在脑子里冒出来,白龙鱼服的李二就出现在了秦琼的身边,待到秦琼站起来后,坐在你那把椅子上。

18、为首之人白龙鱼服,扮作儒士,却是大理镇南王段思平,段思平身边一个青年,年纪二十不到,也是儒士打扮,众人瞧来陌生,却是方天峰。

19、富贵不还乡,如同衣锦夜行;白龙鱼服,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