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ǐngxiàng

鼎象


拼音dǐng xiàng
注音ㄉ一ㄥˇ ㄒ一ㄤˋ

鼎象

词语解释

鼎象[ dǐng xiàng ]

⒈  相传夏禹时以百物之象铸于鼎,使民知善恶。典出《左传·宣公三年》:“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杜预注:“象所图物,着之于鼎。”

引证解释

⒈  相传 夏禹 时以百物之象铸于鼎,使民知善恶。

典出《左传·宣公三年》:“昔 夏 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姦。”
杜预 注:“象所图物,著之於鼎。”
明 唐顺之 《零陵县知县题名记》:“是则其为令也,善而名之也,甚于旂常之载焉;其为令也,恶而名之也,甚于鼎象之铸焉。”

分字解释


※ "鼎象"的意思解释、鼎象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昔虞夏之盛,远方皆至,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

2、于是,他想起了四个字“铸鼎象物”,这四个字也许就是对此物的解释,难道这就是四千年前夏禹铸的“九鼎”?它已经遗失有两千多年了!

3、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是对的,但铸鼎象物,没有自己的主见,也是办不好事情的。

4、据有关历史传说与古文献记载,灵宝铸鼎原是黄帝铸鼎象物、最后升仙的地方,有关黄帝的传说至今在当地广泛流传。

5、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枚,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

6、物议沸腾、丰城神物、万物之源、傲世轻物、整躬率物、物薄情厚、物情离怨、岁物丰成、触物兴怀、池中之物、比物连类、光复旧物、穷理格物、连类比物、天灾物怪、铸鼎象物、玩物溺志、知物由学、暗室求物、恐遭物议、一物一主、与物无竞、爱人利物、遗物识心、老物可憎、抚世酬物、一物一制、有物有则、物是人非、睹物思人

7、‘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

8、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魑魅魍魉,莫能逢之。

9、徐奭在廷试时所作的《铸鼎象物赋》,为时人所推重,名噪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