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ǐngnài

鼎鼐


拼音dǐng nài
注音ㄉ一ㄥˇ ㄋㄞˋ

鼎鼐

词语解释

鼎鼐[ dǐng nài ]

⒈  鼎和鼐。古代两种烹饪器具。

⒉  喻指宰相等执政大臣。

引证解释

⒈  鼎和鼐。古代两种烹饪器具。

《战国策·楚策四》:“故昼游乎江湖,夕调乎鼎鼐。”
宋 张邦基 《墨庄漫录》卷七:“予以谓古之鼎鼐皆无盖,而足皆圆直无作兽形者,此乃敦耳。”

⒉  喻指宰相等执政大臣。参见“鼎鼐调和”。

唐 苏颋 《唐紫微侍郎赠黄门监李乂神道碑》:“鼎鼐递袭,簪缨相望。”
元 汪元亨 《雁儿落过得胜令·归隐》曲:“惭居鼎鼐官,笑领烟霞伴。”
清 李渔 《玉搔头·分任》:“急递盐梅信,飞传鼎鼐家。”

国语辞典

鼎鼐[ dǐng nài ]

⒈  比喻宰相的职位。因古代宰相治理天下,揆度百事,就如同在鼎中调味一般,故称为「鼎鼐」。

唐·苏颋〈唐紫微侍郎赠黄门监李乂神道碑〉:「龙德周史,龟文汉相,鼎鼐递袭,簪缨相望。」

分字解释


※ "鼎鼐"的意思解释、鼎鼐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关键仍在王金平如何发挥调和鼎鼐功力,透过“立法院”既有机制让两岸服贸协议、协议监督条例等尽速通过。

2、调和鼎鼐、复杂运算是他的本行。

3、去往华弟学校的出租车上,闳斯叔叔给筠宸和羽墨讲解了“鼎鼐调和”的历史故事。

4、只能说,奥巴马调和鼎鼐能力欠佳、保守派议员杯葛过激,民主制度运作的局限多症并发,这是美国国势雪上加霜,非常不幸。

5、针对国会优势的反对势力,奥巴马不断的表示,美国人的一个特优点就是协商,调和鼎鼐

6、今日楼台鼎鼐,明年带砺山河。

7、施明德在广告后改口说,宋楚瑜是当今担任“行政院长”最适当的人选,如果进入“立法院”也是调和鼎鼐的人。

8、中国菜的制作方法是调和鼎鼐,最终是要调和出一种美好的滋味.

9、社论说,王金平主掌“立法院”十余年,自有其表现优异的一面,且在政坛调和鼎鼐更具功力。

10、社会转型期,面对多变思想观念如何调和鼎鼐,凝聚广泛共识?越是在关键时刻,越需要发挥法治的作用,让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

11、称赞他是“周全缜密筹心化,鼎鼐调和誉满舟”。

12、他作为热爱宝岛家园的无党籍公民,诚恳拜托王金平调和鼎鼐、折冲樽俎,“立法院”早日完成审查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

13、无日不在盘算如何重登三公之位,在皇上身边调合鼎鼐,燮理阴阳。

14、对于热门的*弯地区领导人副手问题,苏嘉全说,副手须“政通人和,调和鼎鼐”,才能有效辅佐*弯地区领导人。

15、为政者兼听则明,海纳百川;治理者镇暴抑邪,调和鼎鼐,治大国若烹小鲜。

16、震动,史可法则称赞范凤翼的英姿杰识,谓“士之附之亦诚百物之于麟凤”,史可法是一位秉心至公而载笔不阿的大丈夫,他的评价重于鼎鼐,断非浮言。

17、王菲为人直来直去,从不拐弯抹角;亚鹏则圆融、谦冲,少有疾言厉色之时,擅于调和鼎鼐,消弭各种矛盾与隔阂。

18、吾皇提剑清寰海,创业垂基四百载;桓灵季业火德衰,奸臣贼子调鼎鼐

19、另据*弯《工商时报》报道,张显耀不是马英九的人马,但马当局寻求张显耀出任特任副主委,看重他“调和鼎鼐”特质。

20、周*来善于在各种政治力量、各派代表人物之间周旋,在多种政见纷纭错杂间找到契合点,是外交工作的天才,更是“调和鼎鼐”的大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