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uì nǎi
注音ㄙㄨㄟˋ ㄋㄞˇ
⒈ 于是,就。
⒈ 于是,就。
引《后汉书·孔融传》:“是时 荆州 牧 刘表 不供职贡,多行僭伪,遂乃郊祀天地,拟斥乘舆。”
北周 庾信 《小园赋》:“遂乃山崩川竭,冰碎瓦裂。”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四》:“语未竟,我忽作嗽声,遂乃寂然。”
姚华 《曲海一勺·骈史上》:“遂乃寄身世於糟邱,悟人生於梦蝶。”
1、遂乃山崩川竭,冰碎瓦裂,大盗潜移,长离永灭。
2、自受命上任以来,朝乾夕惕,恪履职司,查纠不轨,拘执流氓,严稽间细,缉捕逆畔,遂乃疆埸弭定,社稷磐固也。
3、夜晚不必关门防盗。比喻社会安宁,盗贼绝迹。见『夜不闭户』条。后汉书?卷八十五?东夷传?倭传:『始其国俗未有闻也,及施八条之约,使人知禁,遂乃邑无淫盗,门不夜扃。』
4、以臣愚意,此等山间亡命之徒,皆犯官刑,无路可避,遂乃啸聚山林,恣为不道。
5、者也。 挹辞气慷慨,志在不辱,杖刃推戈,期之以陨,将吏持守,用不即毙,遂乃 杜口无言 ,绝粒而死。
6、遂乃蓄情宵影,结志晨晖,霜残绮翼,露点红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