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笥


拼音yù sì
注音ㄩˋ ㄙˋ

玉笥

词语解释

玉笥[ yù sì ]

⒈  华美的盛衣食之竹箱。

⒉  传说中的玉筐。

⒊  指帝祚。

⒋  山名。在湖南湘阴县东北,相传屈原放逐于此而作《九歌》,上有屈子祠。

⒌  山名。在江西永新县。道家称为仙居之所。

⒍  山名。在浙江。

引证解释

⒈  华美的盛衣食之竹箱。

南朝 梁 刘孝威 《拟古》诗:“青铺緑璅琉璃扉,琼筵玉笥金缕衣。”

⒉  传说中的玉筐。 《太平广记》卷三九七引《玉笥山录》:“天感其诚,乃降白玉笥置坛上。

武帝 遣使取之,至其坛,则飘风大震,捲玉笥而去。”

⒊  指帝祚。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司马裔神道碑》:“其后金行受命,玉笥南迁。”

⒋  山名。在 湖南 湘阴县 东北,相传 屈原 放逐于此而作《九歌》,上有 屈子祠。

南朝 梁 张缅 《南征赋》:“玉笥 登之而却老,金人植杖以尊泉。”
清 朱孝臧 《庆春宫》词:“断云 玉笥,感词客,依稀有灵。”

⒌  山名。在 江西 永新县。道家称为仙居之所。

《云笈七籤》卷二七:“三十六小洞天……第十七 玉笥山洞,周廻一百二十里,名曰太玄法乐天。在 吉州 永新县,真人 梁伯鸞 主之。”
宋 苏辙 《青词·阁皂》:“过 临江,近瞻 阁皁,遥望 玉笥,诚心惕然。”

⒍  山名。在 浙江。

唐 方干 《思越中旧游寄友》诗:“断臂青猿啼 玉笥,成行白鸟下 耶溪。”
宋 陆游 《游镜湖》诗:“超然登 玉笥,及此烟月夕。”
自注:“玉笥峯 在 会稽山 南。”

分字解释


※ "玉笥"的意思解释、玉笥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朱温和黄奎将康承训的命令、李行素的没辙和黄巢、玉笥飞帆的吩咐细说了一遍,听得花无痕怒火中烧,恨恨不已。

2、独醒亭原址位于湖南省汨罗江玉笥山,是屈子祠辅亭。

3、还有峡江县玉笥山,原名“群玉山”。

4、玉笥飞帆说:今盗贼并起,节度使割据,官员腐败,朝廷无力,阉宦乱政,至令百姓水深火热,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5、近日,新干县特殊教育学校的22名聋哑学生别提有多开心,因为他们思念的叔叔阿姨——新干阳光义工协会的志愿者们带着他们到峡江县玉笥山游玩。

6、朱孟震《玉笥诗谈》(正续)卷上,《丛书集成初编》本第8页。

7、这是玉笥山下,汨罗江畔的一个洄水港湾,静静地站立着的就是独醒亭。

8、玉笥飞帆焦急不已,正待跃身出声阻止,但尚未开口,只听刘云焦急万分地大声叫道:“师父,师父!不可!万万不可!我有话说!”。

9、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著名的政家、诗人屈原被流放时,曾在汨罗江畔的玉笥山上住过。

10、后人为了纪念诗人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国家的忧虑、对美好境界的向往,修祠在玉笥山上纪念他。

11、座落在汨罗江下游北岸玉笥山上的屈子祠始建于汉代,是华夏文明的结晶。

12、玉笥梦然站起来拉住玉笥飞帆说。

13、“独醒亭”原址位于湖南省汨罗江玉笥山,是屈子祠的辅亭。

14、玉笥飞帆抱住尚玄之涕泪交零,望着这一代奇人,难以置信。

15、1754年随同屈子祠搬迁至玉笥山,毁于“文革”。

16、于是白飞飞给玉笥飞帆留下记号,指明了方向,然后向湘江渡口如飞而去。

17、面对这个皓首苍颜、慈祥温和的哥哥,玉笥飞帆自有一种亲切感,面对这样绝密敏感的话题也是有问必答,从不设防。

18、本报记者欧阳金雨距离汨罗县城20余里的玉笥山上,有一栋庙宇式的建筑。(造句 网)

19、峡江县玉笥山林场护林员阚江秋守护的3万多亩山林,20余年来从未发生火灾。

20、我们还有道教当中洞天福地玉笥山,同时是洞天和福地的非常少见,这也是旅游开发的重要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