熹平石经

词语解释
熹平石经[ xī píng shí jīng ]
⒈ 东汉时所刻碑石经书。汉灵帝熹平四年根据蔡邕等正定经本文字的建议始刻,讫至光和六年,凡历九年而成。共刻四十六石碑,用隶书一体写成,立于太学讲堂前的东侧,有《鲁诗》、《尚书》、《周易》、《仪礼》、《春秋》、《公羊传》、《论语》等七种经文,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经本。太学遗址在今河南省偃师县朱家圪垱村。
引证解释
⒈ 东汉 时所刻碑石经书。 汉灵帝 熹平 四年根据 蔡邕 等正定经本文字的建议始刻,讫至 光和 六年,凡历九年而成。共刻四十六石碑,用隶书一体写成,立于太学讲堂前的东侧,有《鲁诗》、《尚书》、《周易》、《仪礼》、《春秋》、《公羊传》、《论语》等七种经文,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经本。太学遗址在今 河南省 偃师县 朱家圪壋村。
国语辞典
熹平石经[ xī píng shí jīng ]
⒈ 东汉灵帝熹平年间,据蔡邕等奏,准正定六经文字所刻的碑石经文。有《鲁诗》、《尚书》、《周易》、《仪礼》、《春秋》、《公羊传》、《论语》等七种石经。后亡失殆尽,近世续有残石出土。以汉隶写成,用笔冲和,结体方整,应规入矩,波磔不夸张,为当时国定标准字体。
分字解释
※ "熹平石经"的意思解释、熹平石经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周宣王太史作籀书、李斯作小篆、程邈作隶以及蔡邕以八分书写熹平石经等,是两周、秦、汉对当时流行字规范化而颁定的标准字样。
2、刘学今日来,主要看汉熹平石经《周易》残石,这块石头上的字,据说是汉代蔡邕书写,骨气洞达,爽爽有力。
3、灵帝熹平四年(175年),东汉政府为校正儒家经典文字,在洛阳太学前立了46块石经碑,史称《熹平石经》,其中部分为蔡邕所书。
4、诏允后,邕亲自书丹于碑,命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碑凡46块,这些碑称《鸿都石经》,亦称《熹平石经》。
相关词语
- zhū xī朱熹
- fú xī福熹
- xī hé熹合
- wēi xī chū lù微熹初露
- hè xī赫熹
- chén guāng xī wēi晨光熹微
- zì xī自熹
- wēi xī微熹
- xī píng shí jīng熹平石经
- xī tàn熹炭
- xī yú熹娱
- xī wēi熹微
- xī làn熹烂
- ān píng安平
- píng píng jìng jìng平平静静
- píng bái平白
- píng píng zhěng zhěng平平整整
- píng pù平铺
- píng qǐ píng zuò平起平坐
- píng chóu平&;
- píng xìn平信
- píng zè平仄
- tān píng摊平
- píng rǎng平壤
- píng zhāng平章
- zhǎng píng掌平
- píng shùn平顺
- píng píng fán fán平平凡凡
- píng shēng平生
- píng luàn平乱
- píng zhōng平中
- píng rù píng chū平入平出
- píng xīn平心
- guài shí怪石
- shí lǘ石闾
- àn shí暗石
- fén shí焚石
- yán shí岩石
- chù shí触石
- chǔ shí处石
- jī shí fǔ shí击石拊石
- qí shí碁石
- huǒ shí火石
- ruǎn shí软石
- fāng shí方石
- shí liú shí石榴石
- shí shē石畲
- huà shí化石
- cí shí慈石
- shí rén shí mǎ石人石马
- bào shí抱石
- diàn shí电石
- shí tou石头
- jīng jiǔ经久
- jīng mào经贸
- lì jīng历经
- bù jīng不经
- jué jīng絶经
- bèi jīng贝经
- jīng yóu经由
- biǎo jīng表经
- niàn jīng念经
- bì jīng闭经
- jīng yíng经营
- cháng jīng常经
- diǎn jīng典经
- fǎn jīng反经
- yī jīng一经
- jiàn jīng shí jīng见经识经
- dōng jīng东经
- gǔ jīng古经
- dān jīng丹经
- huáng jīng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