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īng

五经


拼音wǔ jīng
注音ㄨˇ ㄐ一ㄥ

繁体五經

五经

词语解释

五经[ wǔ jīng ]

⒈  五部儒家经书,即易、书、诗、礼、春秋。

五代时始印五经。——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遂通五经。——《后汉书·张衡传》

the Five Classics;

引证解释

⒈  五部儒家经典,即《诗》《书》《易》《礼》《春秋》。其称始于 汉武帝 建元 五年。其中《礼》, 汉 时指《仪礼》,后世指《礼记》;《春秋》,后世并《左传》而言。

汉 班固 《白虎通·五经》:“五经何谓?谓《易》、《尚书》、《诗》、《礼》、《春秋》也。”
《新唐书·百官志三》:“《周易》、《尚书》、《毛诗》、《左氏春秋》、《礼记》为五经。”

⒉  古代的五种礼制。

《礼记·祭统》:“礼有五经,莫重於祭。”
郑玄 注:“礼有五经,谓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也。”

⒊  指德、义、礼、法、权辅弼国政的五项措施。

《管子·五辅》:“德有六兴,义有七体,礼有八经,法有五务,权有三度……故曰五经既布,然后逐姦民。”
尹知章 注:“六兴、七体、八经、五务、三度,此五者可以辅弼国政也。”

⒋  五脏的经脉。

《素问·经脉别论》:“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张隐菴 集注:“五经并行者,通灌于五藏之经脉也。”

⒌  中医以《素问》、《灵枢经》、《难经》、《金匮要略》、《甲乙经》为五经。

国语辞典

五经[ wǔ jīng ]

⒈  《易》、《书》、《诗》、《礼》、《春秋》五部经典,汉时订为五经。为儒家讲学的重要典籍。

分字解释


※ "五经"的意思解释、五经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老师您:一生贡献,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书五经,六七补课,八门学科,久久努力,十分尽责,愿您教师节快乐!

2、不久前,我们建立了翻译《五经》的大课题,确是涵义深远。

3、第二,这些书中的某些东西,我们可以频繁的在,《摩西五经》中看到,那是上帝的赌注。

4、小学的课程还是四书五经那一套。由于祖父早先的训诲,赵树理在班上总是名列前茅。

5、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被列为“五经”之首,“大道之源”,称为中华第一经。

6、五经是一个主体的五个古代书籍用儒学为基础的研究。

7、然《五经》治世之模楷,应务之所先,伏愿经书互览,孔、释兼存,则内外俱周,真俗斯畅矣。

8、不过,由于前面的叙述,我们知道拒绝就任五经师不是宋濂真正的本意,所以上面的俏皮话,仅仅表明自己并非是自轻自贱之徒。

9、上位后于永安元年创建国学,设太学博士制度,诏立五经博士,为南京太学之滥觞,韦昭为首任博士祭酒。

10、孙子、五曹、九章、海岛、张丘建、夏候阳、周髀、五经算、缀术、缉古、记遗、三等数,这些书都是算术教材,并且是唐朝考试内容。

11、前天下午,位于仲恺陈江的五经山水大观项目与“211工程”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合作办学正式签约,双方将在项目合办华中师大附属惠州实验学校。

12、我们已经讲过不同的资料来源,学者们相信他们能够确定,构成摩西五经的五部经书。

13、所谓儒学化改造,大致包括对儒家经典的吸收、置立五经博士、重建国家祀典等方面。

14、《摩西五经》是从十诫中减剩下的,再减去雅各兄弟和以扫的故事就只剩下三个。

15、安若素习人族圣贤书,修得了圣贤之礼,三书五经

16、比如用木刻水印做成的录取通知书,这是“中易书院国学五经班”特地委托他定制的,让同学提前感受到国学的味道。

17、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王阳明

18、少笃学,从师遍通《五经》,尤精《三礼》、《三传》。

19、四通八达大中国,四路八方爱传递。胸襟开放大开放,五湖四海似兄弟。前程锦绣大中国,谐和改革谋福祉。文化强国精彩美,四书五经美传世。

20、有人说也许他意在映射妥拉的五经,它们是创世纪,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和申命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