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讨

词语解释
检讨[ jiǎn tǎo ]
⒈ 找出缺点错误,做自我批评。
英self-criticism; examine one's own mistakes;
⒉ 查看;搜检。
英review; check;
引证解释
⒈ 查核,整理。
引唐 白居易 《与元九书》:“僕数月来,检讨囊袠中,得新旧诗,各以类分,分为卷目。”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一:“仁宗 庆历 初,尝詔儒臣检讨 唐 故事,日进五条,数諭近臣,以为有补,其后久废。”
《续资治通鉴·宋太宗淳化五年》:“帝曰:‘前代亦合有宰相举官故事,可令史馆检讨之。’”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书的还魂和赶造》:“凡留心于文化的前进的人,对于这些书应该加以检讨!”
⒉ 总结研讨。
引闻一多 《家族主义与民族主义》:“我们现在将三千年来家族主义与民族主义两个势力发展的情形,作一粗略的检讨。”
宋庆龄 《为新中国而奋斗》:“当我们分析了当前 亚洲 的情势和重新检讨了历史在我们国家和人民中间留下的标记的时候,我们可以看见,作为人民一部分的妇女和人民有着共同的敌人。”
⒊ 指检查自己的错误言行。
引赵树理 《登记·眼力》:“人家说咱声名不正,除不给写信,还叫我检讨哩!”
艾芜 《百炼成钢》第九章:“你们一定要好好地检讨,不要彼此官官相护。”
⒋ 官名。 宋 有史馆检讨。 明 时始属翰林院,位次于编修,与修撰编修同谓之史官。
引明 冯梦龙 《智囊补·捷智一·李文达》:“﹝ 李文达 ﹞乃请于新进士内,选人物俊伟,语言正当,学问优长者,授以检讨之职,分任讲读,遂为定例。”
《清史稿·选举志二》:“大学分科毕业,最优等作为进士出身,用翰林院编修、检讨。”
国语辞典
检讨[ jiǎn tǎo ]
⒈ 检验探讨。
例如:「检讨得失」、「检讨成败」。
近反省
⒉ 职官名。宋有史馆检讨,掌修国史。明、清时隶属翰林院,位次于编修,与修撰编修同称为「史官」。
分字解释
※ "检讨"的意思解释、检讨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他也说过会检讨美军驻扎的情形,目前驻日美军约5万名。
2、逾年升秘书省正字兼实录院检讨官.
3、而对此种心情,曾文正公亦能检讨自省,纠枉已过。
4、此外,该署也参与制定和检讨教育政策。
5、检讨过去能否产生更好的观点和思惟能力。
6、一时间,方良悔过自责外加检讨。
7、然后,老二就带着他们三个走了,全然不顾在这边默默“自我检讨”。
8、多思考才能创新,勤检讨才有进步。
9、由于这次考试成绩落了一大截,爸爸让我闭门思过,好好检讨。
10、要做每日检讨:总结自己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什么?哪里还可以更好?
11、他一边检讨着自己的错误,一边观察大家的脸色。
12、这项检讨会与教统会的整体教育制度检讨同时进行。
13、教统会业已全面检讨香港的教育制度,并向政府提交建议。
14、受联邦检讨,国家必须建立水质标准的海域内。
15、他在会上向大家作了思想检讨。
16、孝宗即位,除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
17、第五部分为广西民权主义实践的检讨。
18、品质部经理出任“物料检讨会”*席,由该会决定不合格品处理方法。
19、昨日香港房委会公屋水质检讨委员会首次召开会议,检讨公屋食用水铅含量超标事件。
20、自我检讨和相互指责是以后的事.
相关词语
- jiǎn zhào检照
- guān jiǎn关检
- jiǎn zhèng检正
- jiǎn jiǎn检检
- jiǎn sù检素
- jiǎn jǔ检举
- jiǎn yù检御
- jiān jiǎn监检
- huó jiǎn活检
- ān jiǎn安检
- jiǎn shū检书
- bái jiǎn白检
- jiǎn yì检疫
- àn jiǎn案检
- jiǎn zhēng检征
- biāo jiǎn标检
- jiū jiǎn纠检
- chāo jiǎn抄检
- zhì jiǎn质检
- jiǎn cè检测
- lùn tǎo论讨
- tǎo lái讨来
- fān tǎo翻讨
- tǎo yuè讨閲
- gōng tǎo攻讨
- tǎo bào讨暴
- tǎo cǎi讨彩
- tǎo běn讨本
- jiǎn tǎo检讨
- tǎo pū讨扑
- shēng tǎo声讨
- tǎo shēng讨生
- bī tǎo逼讨
- tuī tǎo推讨
- tǎo tǎo zhé讨讨谪
- tǎo chóu讨讐
- tǎo jué讨绝
- tǎo rén讨人
- bǔ tǎo捕讨
- lǐng tǎo领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