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ìngjia

亲家


拼音qìng jia
注音ㄑ一ㄥˋ ˙ㄐ一ㄚ

繁体親家
词性名词

亲家

词语解释

亲家[ qìng jia ]

⒈  两家儿女相婚配的亲戚关系。

天下的事真是人想不到的,怎么想的到姨妈和大舅母又作一门亲家。——《红楼梦》

relatives by marriage;

⒉  儿子的丈人、丈母和女儿的公公、婆婆。

parents of one’s daughter-in-law or son-in-law;

引证解释

⒈  父母之家。

《管子·轻重一》:“为功於其亲家,为德於其妻子。”

⒉  指父母。

《荀子·非相》:“妇人莫不愿得以为夫,处女莫不愿得以为士,弃其亲家而欲奔之者,比肩并起。”

⒊  泛称亲戚之家。 宋 梅尧臣 有《余之亲家有女子能点酥为诗并花果麟凤等物一皆妙絶》诗。

汉 王符 《潜夫论·思贤》:“自 春秋 之后, 战国 之制,将相权臣,必以亲家:皇后兄弟,主壻外孙,年虽童妙,未脱桎梏,由藉此官职,功不加民,泽不被下而取侯。”
《后汉书·皇后纪上·光武郭皇后》:“帝数幸其第,会公卿诸侯亲家饮燕,赏赐金钱縑帛,丰盛莫比。”

⒋  两家儿女相婚配的亲戚关系。

《后汉书·礼仪志上》:“东都 之仪,百官、四姓亲家妇女、公主、诸王大夫、外国朝者侍子、郡国计吏会陵。”
元 关汉卿 《四春园》头折:“他当初有钱时,我便和他做亲家;他如今消乏了也,都唤他做叫化 李 家,我怎生与他做亲家?”
沙汀 《丁跛公》:“就是那个以正绅自命的 周三扯皮,也和他打上儿女亲家。”

国语辞典

亲家[ qìng jia ]

⒈  姻戚的通称。

《荀子·非相》:「弃其亲家而欲奔之者,比肩并起。」
《续汉书志·第四·礼仪志上》:「东都之仪,百官、四姓亲家妇女、公主、诸王大夫、外国朝者侍子、郡国计吏会陵。」

⒉  称谓。男女两姻家的父母,对彼此的称呼。

《新唐书·卷一〇一·萧瑀传》:「子衡,尚新昌公主。嵩妻入谒,帝呼为亲家。」
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六·亲家》:「凡男女缔姻者,两家相谓曰亲家。」

分字解释


※ "亲家"的意思解释、亲家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利令智昏之下,吴大舅托了儿女亲家做保人,借了郑亲家姐夫乔大户的一千贯钱,便唤来赵裁率领四五个裁缝,在家裁剪尺头,缝造官服。

2、对呀!亲家,你这担心也是多余的,看大舅他也并非池中物呀!现在可能是缘份还没到吧!

3、8月17日中午,50岁的果洪生提着重5公斤的脚镣痛哭着———这个干瘦的男人在几天前,因不满亲家对女儿的责骂,酒后一怒将亲家母乱刀刺死。

4、于是,“屎窖”、“烧浴锅”、“莳秧”、“挂屌汉”、“挣工分”、“摸亲家母”“车水”……带着古老的野性与粗犷,扑面而来。

5、李筠竟然扣押了女儿,然后派人来提亲,要与自己结为儿女亲家

6、堂客只能有一个,但亲家母(情人)必须搞。

7、男子将亡儿坟冢埋在亲家厅堂泄愤。

8、今天,这三位亲家公怎么结伴而来了呢?要下就下盘“大棋”。

9、盖勒家和亲家见面;盖勒爸爸答应支付婚礼的一半费用……却发现亲家公打算把房屋重新装修的费用也算到婚礼费用中。

10、, 利令智昏之下,吴大舅托了儿女亲家做保人,借了郑亲家姐夫乔大户的一千贯钱,便唤来赵裁率领四五个裁缝,在家裁剪尺头,缝造官服。

11、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天河镇集城村51岁汉子张某,在亲家家里一顿酒足饭饱之后,竟淫心大发,强行**刚刚热情款待过自己的亲家母。

12、老李对儿子说:“见你岳父时别忘了替我们问候一下亲家公”!

13、好啊!儿子结为异姓兄弟!儿女为亲家!亲上加亲啊!

14、心想如此便可以和赵兄弟结秦晋之好,做个亲家

15、于是,好友马上想将亲家翁转院,因此再次央求我跟医院的专家说说。

16、母亲为给儿子讨媳妇嫁亲家公。

17、2007年1月26日,知名大导演侯孝贤女儿出嫁,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亲家竟然是*弯四海帮前帮主蔡冠伦。

18、刘邦听到这一消息后,非常着急,除了许诺愿和项伯做儿女亲家外,还决定明天一早就去向项羽谢罪。

19、都说“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欢”,可在江苏建湖县一个家庭里,丈母娘却将“喜欢”延伸了下去,对象变成了亲家公。

20、左宗棠不顾亲家翁的情面,一纸弹章将他送回了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