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āng zuì
注音ㄗㄤ ㄗㄨㄟˋ
繁体贓罪
⒈ 指贪污受贿罪。
⒈ 指贪污受贿罪。
引汉 蔡邕 《故太尉乔公庙碑》:“公糺废赃罪,致之於理。”
《南齐书·萧惠基传》:“典籤 何益孙 赃罪百万,弃市, 惠朗 坐免官。”
唐 元稹 《西州院》诗:“文案牀席满,卷舒赃罪名。”
1、洗钱罪与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不存在法条竞合的关系,对于行为人隐瞒毒赃的行为定性,不能采用法条竞合的方法处理;
2、七年,诏见任官以钱附纲首商旅过蕃买物者有罚,舶至除抽解和买,违法抑买者,许蕃商越诉,计赃罪之。
3、唐代在总结前代立法的基础之上,对官吏赃罪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唐律对官吏赃罪的认定和惩罚规定得颇为周密与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