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国

词语解释
柱国[ zhù guó ]
⒈ 国都。
⒉ 官名。战国时楚国设置,原为保卫国都之官,后为楚的最高武官。唐以后沿用作勋官的称号。
⒊ 指肩负国家重任的大臣。
引证解释
⒈ 国都。
引《战国策·齐策三》:“安 邑 者, 魏 之柱国也; 晋阳 者, 赵 之柱国也; 鄢郢 者, 楚 之柱国也。”
姚宏 注:“柱国,都也。”
鲍彪 注:“言其於国,如室有柱。”
⒉ 官名。 战国 时 楚国 设置,原为保卫国都之官,后为 楚 的最高武官。 唐 以后沿用作勋官的称号。参见“上柱国”。
引《鹖冠子·王鈇》:“柱国不政,使下情不上闻,上情不下究,谓之絿政。”
《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灌婴 ﹞击破 楚 骑於 平阳,遂降 彭城,虏柱国 项陀。”
唐 元稹 《宋常春等内僕局令》:“勉当柱国之荣,无忘立表之誓。”
⒊ 指肩负国家重任的大臣。
引《后汉书·杨震传赞》:“杨氏 载德,仍世柱国。”
李贤 注:“言世为国柱臣也。”
国语辞典
柱国[ zhù guó ]
⒈ 国都。
引《战国策·齐策三》:「安邑者,魏之柱国也;晋阳者,赵之柱国也;鄢郢者,楚之柱国也。」
⒉ 职官名。战国时楚所设置,原指保卫国都之宫,地位非常崇高。后世则指最高级的武官或勋官。
分字解释
※ "柱国"的意思解释、柱国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他只是一个小小的军主,对方却是尚书仆射、车骑将军、仪同三司,手握两万虎贲,身后还站着权倾天下的柱国大将军、都督河北诸军事、太原王尔朱荣。
2、昨日的寒风中,王柱国身穿一件棕色翻毛皮衣,脚下却穿一双凉皮鞋。
3、进,官至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左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上柱国。
4、字文泰以周礼改制,国号也采用“周”,以示期事业源于西周,皇帝制天王,下封公侯伯子男,模仿周六国设立六柱国。
5、而梁山泊已故星君,前楚州安抚使宋江,前卢州安抚使卢俊义,诰赠上柱国光禄寺大夫忠国公。
6、可狄风正叹着,突见上柱国陈婴从外面慌急地闯进来,见到狄风也没客套,便大声地说道:“狄将军,大王不知去哪里了,你快派人去找找吧!”。
7、沧海横流将军黜,烟尘逆生柱国咄。
8、西魏时期受封的八位柱国大将军,史称“八柱国”,分别为:宇文泰,元欣,李虎,李弼,赵贵,于谨,独孤信,侯莫陈崇。
9、八柱国中第一个就是西魏和北周的真正开创者宇文泰,宇文泰是八柱国之一,但也是八柱国之首,他的低位不是其他柱国所能比。
10、唐室出身关陇集团,先祖李虎在南北朝的西魏是八柱国之一,封为唐国公。
11、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少傅、彭城郡开国公侯莫陈崇,周代魏进封梁国公。
12、弟为北周邢国公之孙,大隋柱国将军、蒲山公之子,蒙荫袭国公之位,碌碌无为,征逐酒食,销魂胭脂。
13、于学忠、包文樾、何柱国等人传看了张学良带来的《蒙满三题》的小册子,张学良则站在书桌前凝神望着书桌上一对前明的青白玉镇尺。
14、在抗战期中被取消了番号的还有何柱国的第15集团军,第51军,郭希鹏部骑兵第3军,徐良部骑兵第2军;骑10师师长檀自新于抗战初期以贻误戎机名义被枪决。
15、单柱国喉咙里低低的响了声,眼一闭,束手待死。
16、周孝闵帝践祚,进位柱国大将军,复镇弘农。
17、西魏时期受封的八位柱国上将军,史称“八柱国”,划分为:宇文泰,元欣,李虎,李弼,赵贵,于谨,独孤信,侯莫陈崇。
18、夫贵太妃,诞育名门,柱国上将军齐不迟公后也,幼承庭训而见爱于昭成后,鞠养宫中,乾元元年以端贵嫔入,先于诸妃侍皇考。
19、西魏时期受封的八位柱国大将军,史称“八柱国”。
20、最后三个柱国大将军各据一方,各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建起三个新国家,将原来的千机国瓜分蚕食,形成鼎足之势。
相关词语
- jiān zhù间柱
- zhù hòu柱后
- ròu zhù肉柱
- léng zhù棱柱
- qín zhù琴柱
- kūn zhù鹍柱
- dǐ zhù底柱
- zhù juàn柱卷
- guǐ zhù晷柱
- cái zhù财柱
- yù zhù玉柱
- tóng zhù铜柱
- dū zhù都柱
- yún zhù云柱
- áo zhù鳌柱
- shū zhù疏柱
- biāo zhù标柱
- jǐng zhù景柱
- shā zhù沙柱
- bí zhù鼻柱
- guó qìng国庆
- guó fáng国防
- jiàn guó建国
- guó jí国籍
- guó huà国画
- guó dào国道
- fǎ guó法国
- guó gē国歌
- dà guó大国
- guó bǎo国宝
- guó qíng国情
- ài guó爱国
- bié guó别国
- guó lián国联
- shǔ guó属国
- guó qǐ国企
- dì guó帝国
- guó yíng国营
- běn guó本国
- guó huī国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