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í jiàn
注音ㄕˊ ㄐ一ㄢˋ
繁体識鑑
⒈ 亦作“识鉴”。
⒉ 见地和鉴别人材能力。
⒈ 亦作“识鑑”。见地和鉴别人材能力。见“识鉴”。
引《晋书·桓彝传》:“性通朗,早获盛名。有人伦识鉴,拔才取士,或出於无闻,或得之孩抱。”
《陈书·沉君理传》:“君理 美风仪,博涉经史,有识鉴。”
《明史·吴宁传》:“寧 方介有识鑑。”
1、融俊爽,识鉴过人,尤敬异帝,每谓所亲曰:宰制天下,必在此人。
2、判断一个编辑是否称职的标准和尺度,就是看他是否能够对选题、作者、作品做出准确的识鉴。
3、出版《诗学义理识鉴》等专著3部,主编《中国古典小说鉴赏》等教材6部。
4、尤其注重自己内在智慧和才能的训练与培养,谈吐措辞隽妙、举止识鉴的雅量,都是小品书法超妙的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