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ú liú
注音ㄊㄨˊ ㄌ一ㄡˊ
⒈ 徒刑或流刑。
⒈ 徒刑或流刑。参见“徒刑”。
引《水浒传》第三五回:“便是发露到官,也只该个徒流之罪,不到得害了性命。”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清丈·清丈馀论》:“是时军需浩繁,定例隐漏一亩以上,即拟徒流。”
1、从法理上讲,即便有自首情节,徒流刑的处罚结果也实在是罚不当罪。
2、有的人甚至用“本是些风花雪月,都做了笞杖徒流”来慨叹我国的法治事业。
3、從法理上講,即便有自首情節,徒流刑的處罰結果也實在是罰不當罪。
4、“一切官民诸色人等,户户有此一本,若犯笞杖徒流罪名,每减一等,无者每加一等”(《大诰·颁行大诰第七十四》)。
5、(隋前)墨劓刖宫大辟(隋后)笞杖徒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