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ǔ guān wéi xīn zhǔ yì
注音ㄓㄨˇ ㄍㄨㄢ ㄨㄟˊ ㄒㄧㄣ ㄓㄨˇ ㄧˋ
繁体主觀唯心主義
◎唯心主义哲学的两种基本形式之一。否认世界的物质性,认为存在只是“我”的感觉,物质世界只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体现或产物。
1、他由客观唯心主义走进主观唯心主义,又把最高本体“心”泛化成*们所生存的世界,实际上动摇了唯心主义的根基。
2、王阳明“心学”不是主观唯心主义。
3、哈贝马斯的“学习机制”决定论,在方法论上陷入了逻辑悖论,在本体论上走向了主观唯心主义,从而背离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
4、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哲学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生存本体论。
5、共产党员应当从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办事,反对形形色*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反对主观主义。
6、后来由于受佛教思想影响,其哲学主导思想转向了主观唯心主义。
7、价值的属人性和主体性特征,很容易让人产生其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误会。
8、西方的移情注重的是自我,所体现出的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而中国古代的移情注重的是物我的相互交流与融合。
9、本文深入细致地探讨了庄子“齐物观”的精神实质,认为庄子的“齐物观”在本质论上应划归主观唯心主义的范畴;
10、历史虚无主义的根源是唯心史观和主观臆想,要害是混淆历史的支流与主流、现象与本质。
11、日本现代史学中的天皇史观以宣扬国粹主义、种族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史学观为主要内容。
12、萨特的自由观具有绝对主义、主观唯心主义等几个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