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ǔquán

主权


拼音zhǔ quán
注音ㄓㄨˇ ㄑㄨㄢˊ

繁体主權
词性名词

主权

词语解释

主权[ zhǔ quán ]

⒈  国家对内高于一切和对外保卫独立自主的固有权力。

sovereignty; sovereign right;

⒉  君主的权力。

引证解释

⒈  君主的权力。

《管子·七臣七主》:“藏竭则主权衰,法伤则姦门闓。”
汉 王符 《潜夫论·叙录》:“壅蔽贤士,以擅主权。”

⒉  有职权的官吏。

《资治通鉴·唐穆宗长庆三年》:“上怜之,尽取 弘(韩弘 )财簿自閲视,凡中外主权,多纳 弘 货。”
胡三省 注:“主权,谓中外官之有事权者。”

⒊  自主的权力。

《老残游记》第十七回:“我拿了这信就有办法,将来任凭你送人也罢,择配也罢,你就有了主权,我也不遭声气。”

⒋  国家对内高于一切和对外保卫独立自主的固有权力。

邵羲 《论借外债筑路之利害》:“自 沪寧 借款筑路之契约宣布,主权之丧失,国民之负担,无时可以挽回。”
洪深 《劫后桃花》六十:“现在 青岛 还了我们 中国,是我们 中国 人的主权了。”

国语辞典

主权[ zhǔ quán ]

⒈  独立自主,完全由自己支配的权力。

《文明小史·第四五回》:「大帅的议论,诚然寓意深远,但是各式事情,一齐惟顾问官之言是听,恐怕大权旁落,大帅自己一点主权没有。」

⒉  近代构成国家的四要素之一。是国家至高无上的政治权力,对内具有排外的管辖权, 对外则有不受他国干涉的权力。

《文明小史·第三八回》:「中国失了主权,办一个小小犯人,都要听外国人做主。」

分字解释


※ "主权"的意思解释、主权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一位欧洲外交官表示:"中国将国家主权和不干涉内政视为金科玉律,而欧盟则认为,自己的成功是建立在共享主权,超越国家原则的基础上的。"。

2、一位欧洲外交官表示:"中国将国家主权和不干涉内政视为金科玉律,而欧盟则认为,自己的成功是建立在共享主权,超越国家原则的基础上的。"。

3、她高度重视自主权

4、他强调渔权只因应主权而生。

5、人的权利,人民的主权,活见鬼!

6、深谙此道,投资者纷纷将主权债作为一个僻难所,美国主权债务收益率在降级之后回落下来。

7、中国对钓鱼岛拥有不可争议的主权

8、我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9、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

10、第二部分,李鸿章与越南宗主权的丧失。

11、除了陆地上的边境争端之外,中国继续对日本提出领海以及岛屿的主权要求,还声称对几乎延伸到婆罗洲海岸的南中国海的大部分区域拥有主权

12、主权债务危机引爆货币危机。

13、答: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并对相关海域及其海床和底土享有主权权利和管辖权。

14、中国人民珍视他们的独立和主权

15、一些关于领土主权问题的评论甚至相当尖刻。

16、我国是主权独立的国家。

17、一位欧洲外交官表示:"中国将国家主权和不干涉内政视为金科玉律,而欧盟则认为,自己的成功是建立在共享主权,超越国家原则的基础上的。"。

18、他强调,马英九并非在两强间丢出主权问题,而是寻求务实的解决之道,远离主权纷争,促进和平,避免冲突,并处理领土归属的纠葛。

19、主权,统治权王子或王侯的地位、权力或司法权;主权

20、对捍卫国家主权的关注绝不是新话题。